9月25日,华商报以《大儒张载诞辰千年 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横渠先生』?》为题整版报道了纪念张载诞辰千年活动首次跨地域连线活动,学院哲学系刘学智教授以当今国内关学、张载研究的重量级学者和《关学文库》总主编、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身份受邀参加。本次活动由华商文学院发起邀请,宋代大儒张横渠二十八代孙、原张载纪念馆馆长张世敏先生,韩国庆北大学博士、大邱教育大学张闰洙教授,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海村惟一教授等多位张载研究学者,就“为什么纪念大儒张载”以及“关学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展开讨论,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文旅研究院院长、大型纪录片《长安的村庄》总导演严伟民主持本次活动。
报道链接:
华商头条:
http://epaper.api.huashangtop.com/html/details.php?did=20200925&pid=C2&aid=1
刘学智教授发言全文如下: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张载父亲张迪在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任上病逝,时年15岁的张载和5岁的弟弟张戬、母亲陆氏,护送父亲灵柩走到眉县横渠时,因路费用尽,无力前行,加上看到附近的大振谷环境优美,于是决定将父亲安葬于此。从此,张载便在眉县横渠安家。
张载长大后也曾想过离开横渠,因为在他看来,眉县地处偏远,难以聚众讲学,也不会有什么大贤名儒经过。但他又想到,父亲安葬这里,按照古礼,他要守护于此。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砺人。周人的祖先,还有孔子、诸葛亮等人原本都居住在偏僻的地方,后来都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如此,在横渠这块“僻陋”的土地上,最终走出了一代鸿儒和关学宗师,同时也验证了张载“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的信念。
后来范仲淹看到年轻的张载,“知其远器”,建议他研究儒学经典《中庸》。年轻的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开始研读《中庸》,从此踏上了学术创造的道路。从读《中庸》开始,到穷究佛老之书,再到研习儒家“六经”,经过十多年的学术探索,张载最终确立起“学必如圣人而后已”的志向。
张载后来又从云岩县令上被任命为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遇到了正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参与新政,并询问其对新政的看法,但两人语多不合……最终,张载借病辞官回乡。
回到眉县后的七年多时间,张载一直在横渠读书讲学。他还在家乡进行井田试验、提倡礼教,以礼化关中。张载的弟子如“蓝田三吕”以及关学后学,也大多继承了张载的这一学风,使得“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
后来57岁的张载带病入京,任同知太常礼院一职,但终因与其他礼官意见多有不合以及病情渐重,当年七月再次辞官回乡。走到洛阳时,张载与程颢、程颐兄弟再次相见,并一起讨论学问,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和论学。离开洛阳来到临潼驿站歇息时,张载去世。
张载一生著述丰富,但可惜的是有不少已佚失,如《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不过,这些书中的部分内容又被其他书所引用和摘录,因而保存下来一些。
刘学智教授表示,张载所创立的关学,在关中大地上绵延800多年,经历了北宋昌盛、金元衰落、明代中兴、清朝嬗变的历史发展,涌现出无数对陕西思想文化乃至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关学学人。但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思想如何发展,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注重礼教、强调躬行实践、主张学贵有用,崇尚气节却是关学的精神所在,这对于我们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