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哲政院特聘教授讲座第四期: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转向

发布时间:2020-06-10 14:37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2020年6月8日上午10:00,中国人民大学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哲学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段忠桥教授,于文澜楼C段一层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主题讲座。本次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近20名师生线下参与,学院近两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主持,宋宽锋教授进行了评议。


段忠桥教授开篇明义,点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指的是以G.A.科恩等学者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转向。接下来段忠桥教授介绍了战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英语研究转向背景,即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逐渐从欧陆转移到了英美学术史变迁。段忠桥教授援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G.A.科恩提出的三个著名问题,即:我们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为什么想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怎么实现这种马克思主义? 并依次为引,展开了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讲解。段忠桥教授讲道,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工人阶级新的发展状态与过去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描述相差甚远,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罗莫指出:社会主义的胜利盛衰无常,马克思主义断言的资本主义必将消亡的预言又前景不明,这都显示着马克思主义面对着诸多挑战,也敦促着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启新的路线。段忠桥教授指出,在二战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不少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面对诸多现实和理论挑战大致有四种反应:1.主张回到犹太经典式的经典阐发,埋首经典;2.选择否认历史事实,以文本概现实;3.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错误的,直接用反对的态度加以拒斥;4.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十九世纪的社会科学,在当代遭遇问题合情合理。罗莫个人就倾向于第四种反应。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依然对于当代现实问题有极强的说服力,在这种张力之下,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用分析的方式重构马克思主义。

段忠桥教授点明,这里的分析,指的是一种广义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1.符合20世纪分析哲学和现代科学社会标准的分析手段; 2.强调马克思主义不仅对社会历史有宏观理论的建构,也要有对社会微观的分析理论。通过这样分析的手法,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存在的概念不清、论证不明以及微观分析不足甚至缺乏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此,段忠桥教授补充了与余文烈教授关于“分析”的参详,即:首先,分析并不是指分析哲学,而是包括分析哲学在内的、全部的当代非马克思主义的治学方法;第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特征:一个是使用分析方法而不是辩证法,另一个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而不是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包括逻辑和语言分析;采用严格的数学形式的经济分析,以及选择行为和策略分析方法。段忠桥教授强调,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不会因为应用这样的新方法而丧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反而通过这些方法使马克思主义更清晰。


段忠桥教授介绍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众多,其中G.A.科恩在其著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新的分析,用功能解释的方式做出了新的解读。罗莫则采用经济与剥削的一般理论,以及经济分析和博弈论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更新的解释;埃尔斯特在《弄懂马克思》中则使用了个人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几乎全部的新解释。赖特应用了社会学的方法,对阶级、社会阶级结构的三种交叉着的复杂形式做出了解读。 接下来,段忠桥教授评述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G.A.科恩、罗莫和埃尔斯特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从1979年的伦敦九月小组至今,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不断壮大,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段忠桥教授师从科恩教授,受益良多。 段忠桥教授讲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成员观点并不雷同,其中奥尔曼就以激进的作风而闻名。至于代表人物科恩,则主张一个观点,那就是马克思并没有深入探究平等问题,科恩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预测的工人阶级战胜的确是必然的,但是马克思的两个趋势预测:1.工人阶级壮大2.生产力更加发达。以及最终必然引发的阶级斗争胜利,都没有实现。科恩重构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工人问题的第一个趋势,即无产阶级工人壮大。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工人阶级有四个特征:人口众多,是财富主要生产者,被剥削,极度贫困。这些情况使得工人阶级有了第五个特征,那就是在革命中一无所失。 科恩强调,但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四种情况俱全的工人阶级几乎没有,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状况很难满足四个特征,所以第一个趋势没有成为现实。科恩对第二个趋势,即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也做出了批评,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虽然有发展,但是自然资源的障碍依旧存在,生产能力与生产知识也不能完全匹配,所以第二个趋势也不能实现。既然预言失效,科恩提议,面对众多对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应该从道德方面对社会主义进行辩护,因为社会主义明显比资本主义更加平等,尤其是在机会上的平等。

段忠桥教授介绍了三种机会平等和相应的限制:首先是资本主义机会平等,即排除出生生地位的差异,但生活环境中的差异依然存在;第二种是自由主义所说的平等,强调生活环境中的人的平等,比如福利社会和义务教育,但这样的平等依然是不足的,人的经济差异依然巨大;最后是社会主义平等,在这种平等环境里,人们的不同只反应选择和爱好的差异,而不再是其他差异。科恩针对当代的状况,即一种客观差异依然存在的状态下,认为人们应该采用负担和利益的平等原则,而不是传统的资本主义平等或者自由主义平等,这就指向了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段忠桥教授引申补充道,我国目前的脱贫攻坚战,就有着平等指向,源自各种原因造就了贫富不均,但是社会主义必然要求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在最后,段忠桥教授总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尤其强调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批评,体现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辩护,有着明显的政治哲学转向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当代的新阐释、新发展。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和段忠桥教授进行了互动。最后,宋宽锋教授为讲座做了简要点评,指出在讲座内容上获益良多,是自硕士期间专修马克思主义后的一次极大增益,相信对于其他在座师生,也都有巨大启迪。最后,在线上线下师生的掌声中,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讲座第四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