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案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验案例  -  正文

为岚皋山货编织腾飞翅膀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30      浏览量:     

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充分调动全校平台资源,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在承担帮扶任务的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创造性地探索消费帮扶+”的工作思路并将其纳入到学校“1(教育帮扶)+2(科技和文旅帮扶)+X(志愿活动、消费帮扶等)帮扶模式的“X”板块中来,与“1”“2”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支撑。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学校的消费帮扶工作逐渐呈现出线上与线下交映、县域与校园交通、科技与文化交织、大爱与大德交融四交师大特色,为岚皋山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编制了腾飞的翅膀,为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拓展消费帮扶形式、提升消费帮扶成效提供了宝贵的师大智慧

一、 基本情况

岚皋县位于陕西南部、巴山北麓、汉江之滨,毗邻湖北、重庆两省市,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陕西省深度贫困县。因地处山区、耕地面积稀少、交通不便,当地农产品呈现出种类多、数量少、工业化水平落后和运输成本大的特点,导致较大中型城市市场上同类商品价格偏高、供应量有限,间接制约了当地种植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为此,陕西师范大学对症下药,充分发挥自身消费大市场和学科特色优势,采取边采购、边打造,采购稳固短期收益、打造提升长远发展的长短结合思路,为岚皋县农特产品走入城市、走向全国赋予科技动能和文化力量。

二、 实施进展

(一)消费帮扶+师生,农校对接铺就县区直销高速路

2018年,学校就推进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进校园有关事宜专门召开工作专题会议,构建消费帮扶“745”模式。一是成立工作机构,确定了由校扶贫办、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离退休职工工作处、校工会、后勤服务集团等七个部门为主要成员的七办牵头部门;二是拓展工作途径,审议通过节日集中营销+专柜日常展销+福利慰问采购+食堂食材直供四策实施方案;三是强化细节管理,在帮扶产品采购招标、校内活动用水选择、食堂特色菜品窗口开设、餐厅原材料供应、扶贫专柜建立等方面形成了重点工作落实和保障的五明确

“745”模式为农校对接铺就了一条宽广的县区直销高速路,拉近了帮扶地与学校心与心的距离。四年时间,校工会在年节教职工福利品采购活动中直接购买岚皋县农产品礼盒超过400万元;后勤服务集团采购岚皋县南宫山矿泉水专供师生,并与企业约定每销售一瓶水捐给定点帮扶村5分钱,已累计售出20余万瓶;来自岚皋县当地的雪魔芋、洋芋果子、椴木菇、土鸡肉、土蜂蜜、富硒茶、金丝皇菊等货品,还通过学校在各校区设立的帮扶专柜走入了师大教职工的家中和学生的宿舍;2020年,岚皋县农产品入驻“e帮扶”APP“一校一馆”,实现了校内师生足不出户便可掌上下单、送货到家的消费帮扶购物新体验。

(二)消费帮扶+文化,包装设计唱响巴山特产新声音

岚皋县嘉瑞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由当地政府扶持、致富带头人创办的社区工厂,地处于岚皋县四季镇,邻近全省农家乐发源地之一的杨家院子。为了把企业生产的优质特产品推向市县以外更远的地方,学校积极发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优势,设立8.5万元专项经费,组织师生对该企业产品开展外包装形象设计和杨家院子品牌推广活动。

学校无偿为杨家院子南翠姐系列产品设计品牌logo,为宣传海报、折页及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多种方案,捐赠所有版权供企业免费使用,大大降低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包装设计及推广成本。2019年以来,学校从嘉瑞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采购的几批农产品正是采用的是美术学院的包装设计方案,嘉瑞祥企业系列产品也正式旧貌换新颜,不仅成为当地游客品得到、带得走的岚皋乡愁,还在西安等地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市场。

(三)消费帮扶+科技,科教融合注入企业发展生命力

解决了包装设计问题,嘉瑞祥企业又遇产品运输保鲜的卡脖子难题。广受当地人喜爱的三彩牌豆腐乳,因制作方法独特、原材料纯天然绿色且不含防腐剂,在销往外地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出现了由于储存环境变化而发生部分变质的现象。学校又设立15万元的三彩豆腐乳运输过程中的绿色保鲜研究三彩豆腐乳行业标准建立两个科技帮扶专项,安排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孔庆军教授团队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数据论证,孔庆军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了科技帮扶专项的目标任务,形成了详细的总结报告,还通过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意外消除了长久以来豆腐乳本身所散发出的异味问题,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群体,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四)消费帮扶+志愿,大爱大德书写师大师生大情怀

消费帮扶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2018年年末,学校以消费帮扶中书写师大人的大爱大德大情怀为题在官方网站发布了陕西师范大学消费帮扶爱心行动倡议书,拉开了校内各单位以购代捐、以消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的序幕:学校在元旦、春节和“3·15”连续举办三场校内帮扶产品推介展销会;学校后勤集团和部分合作办学单位在教职员工年节福利品发放中直接购买岚皋县帮扶企业生产的特色农产品;部分学院、教工党支部自发组织教师和党员集体赴校内展销点及帮扶专柜开展集中采买活动;赴岚皋县开展帮扶工作的师生皆满载而归,让学校的消费帮扶工作在当地成为一种新常态;一些民主党派和爱心教师还自发组织,利用微信群购买包联村贫困户的土鸡、鸡蛋、土豆等;形成了消费帮扶全校参与、全民支持、人人宣传的良好工作态势。

三、 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企业发展,农户受益

嘉瑞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在多年学校消费、文化和科技帮扶的扶持下逐年发展壮大,生产设备和工艺不断提升,至2020年初已由原先的一个社区工厂一跃成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还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孵化出岚皋县杨杨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就业岗位+蔬菜种植收购+三变改革入股分红”的模式,帮助全镇6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辐射带动周边480余户种植养殖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企业负责人王三翠也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

(二)探索农校对接新模式

201982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教育脱贫攻坚进行时栏目,以“‘既满足了舌尖上的需求又扶了贫’——陕师大七年农校对接实现精准帮扶为题,报道了学校将后勤需求转化为贫困地区产业和劳动力输出优势,通过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直供、校园精准帮扶专柜和饮食精准帮扶档口等措施,带动全省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进而实现稳定脱贫的工作案例。

四、形成的经验模式

学校在开展消费帮扶工作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脱贫攻坚的战场和乡村振兴的舞台作为转化所学、运用所学的实践基地。所探索构建的消费帮扶+师生+文化+科技+志愿模式形成了高校围绕教育主责主业,践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个职能的完整闭环,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农户几个主体通过在消费帮扶过程中各展所长、各取所需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