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肇始于1944年创建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理化科。历经80年的风雨沧桑,从科到系,由系到院,学院事业不断实现突破、跨越和发展。
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
学院党委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和2008级本科生党支部先后荣获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教工凝聚态物理党支部作为学校唯一一个支部入选第三批陕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高标准人才培养推动发展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物理学师范类专业获国家三级认证,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课程入选国家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该课程团队荣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高等教育改革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百余篇。李贵安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现了学校该项成果零的突破。
学院拥有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跨学科“x-物理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学院学子获“第五届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物理组一等奖和数理化三科中唯一一个创新奖。学院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谭聪伟入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0强,是我校本科生首次获此殊荣。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实验竞赛等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百余项,连续五年获宝钢优秀学生奖,本科毕业生李楠获首届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高层次科学研究提升发展
近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省部级项目39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1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800余篇,授权专利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6项,厅局级奖18项,出版专著及教材45部。学院教师先后在《自然·光子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自然·通讯》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纳米光学团队成果荣膺2022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量子物质调控团队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1个团队获批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补助专项。
高素质人才队伍保障发展
学院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来抓,为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学院设立人才引进“伯乐奖”,启动资源分配“揭榜挂帅”制,相关工作案例获评全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奖。
截至2024年7月,学院共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人,教授52人,副教授49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比87.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3%以上。学院教师中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部级人才及荣誉称号者近20人。学院教师及团队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高水平学科建设深化发展
学院目前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还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学科教学(物理)、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学院紧抓发展机遇,聚全院之力持续打造教学科研融合协同的创新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已拥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学院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不断强化比较优势,学院物理学学科成功跻身ESI全球前1%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