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2020年会,重构媒介:传播研究的媒介化转向”在我校隆重举行,其中分论坛一“媒介的技术、文化与历史纬度”在我校教育博物馆附楼二层会议室(S201)顺利开展。此次分论坛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晓梅、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杰担任评议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鲍海波主持会议。
鲍海波教授
首先发言的是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授张杰和硕士研究生马一琨,他们探讨了近期社交媒体研究中“语境崩溃”这一概念的发展脉络,分析阐释了“语境崩溃”这一概念如何将社交媒体中的互动与传统的面对面互动区分开来,又塑造了用户在社交媒体中什么样的互动体验等一系列问题。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庆林教授与硕士研究生鲍精华则以”马克思的“交往观”与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比较研究”为主题,深入比较分析了传播的“传递观”、“仪式观”和“交往观”三种概念。
接下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助理研究员王佳鹏从人际传播奠基者、先驱性的媒介理论家齐美尔的《货币哲学》入手,在齐美尔关系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视角和以货币为“范例”的切入点上,重新阐述了齐美尔媒介理论的当代意义,即在于将媒介理论提升到社会理论的新高度,以期在深度上通过作为“范例”的数字货币和数字媒介透视数字社会及其“逻辑结构”和“文化后果”。
上半场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张聪从影像与媒介的关系切入,以影像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呈现的角度作了发言。对于延安时期的影像研究,张聪老师在影像的“再现”模式理论背景下考察了延安时期的电影和摄影图片如何参与到新的政治话语的建构之中,并从“地点制造”的角度探究延安人如何通过参与影像实践活动,构筑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方空间, 并赋予此空间以新的意义。
王晓梅教授
随后,王晓梅教授对上半场的四位发言人进行点评分析。她指出学术表达的方式是多元的,我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学术观点,并在学术表达中对文章进行凝炼和再生产,带领观众进入文章和自己思想的情景之中。张杰教授则表示做学术研究要注重价值和新的启发,而非简单的概念堆叠或对比。两位老师对在场老师与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寄予厚望,并鼓励大家多思考多做经验研究。
会议现场
短暂的自由交流阶段过后,分论坛下半场开始。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文彦以“从物质性角度对书籍史研究的重新思考”为题作了发言。他表示不应将书籍仅视为静态的、被支配的对象,而要发现书籍的物质性。同时,物质不等于物质性,随着技术的变革,纸张、印刷技术、计算机技术引发了书籍质料流的一次又一次发展与分流,书籍的物质性呈现出多种秩序和不同的韵律节奏,并随着新工具的介入,实现了质料流的融变转向。
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于成以“媒介考古学的冷凝视”为题,重新构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史学、诠释学的媒介考古学方法论,并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展开阐述。他表明媒介考古学所要揭示的技术知识或媒介知识,既不是人本主义诠释学所阐释的技术文化,也不完全是科学知识,而是媒介自身的时间性运作过程。
近代中国缕遭侵略,志士贤达为此不断寻找救亡图存的方案。来自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的讲师郭静从“科学救国”的角度出发,以“学术与救国:《科学》杂志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建构与传播”为题,从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科学”“救国”等理念的百年纪念研究之中,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作为学术刊物的《科学》杂志对于“科学救国”政治理想的表达与传播过程探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和历史变迁以及当时中国学人的学术与政治关怀。
张杰教授
下半场发言结束后,评议人张杰教授对三篇文章进行了相应的点评。他表示研究者在讨论新概念、引入新理论时,应该考虑新概念能给现有研究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思考和方向。王晓梅教授建议大家在进行材料解读的时候,应有进一步的深化,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对象在场域中的实践性行为,对史料研究与采用有严谨的思考、选择和看法。
文/肖玉雪
图/朱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