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帮助
  1. 首页
  2. 新闻公告
  3. 学院新闻
  4. 正文

学术年会研究生分论坛及闭幕式侧记

作者:佚名  日期:2020-11-12 22:09:29 点击数:

2020117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2020媒介文化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数字媒介时代的传播、文化与社会”。

    除学者论坛外,本次论坛分设的研究生分论坛收到了近200篇硕博研究生投稿,30余篇论文精选参会。117日下午14:00——17:00,三场研究生分论坛与学者论坛同时进行,来自各大高校优秀研究生围绕他们的创新性研究,展开对数字媒介时代相关现象的崭新思考。

三场研究生分论坛以学者的主题分享、研究生议题分享及学者现场点评为流程,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呈现。


张爱凤;吕鹏

分论坛一现场


分论坛一中,中国传媒大学黄典林教授就斯图亚特·霍尔传播观的范式整合议题,在充分考虑文化研究和兴起发展的基础上,分别对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进行简要综述,探讨两种路径的复杂关系是如何体现在霍尔的传播观念之中的,进而阐述了由此形成的研究范式如何与主流传播学和传播政治经济学形成一种双重的论辩关系。随后,十位硕博研究生分别就新闻场域中的数字资本与性别数字鸿沟、数字劳动、智能时代的生命政治图景、“赛博格”的概念史考察、新冠疫情中的数字化生存等前沿议题做出分享。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吕鹏教授及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爱凤教授指出了同学们论文分享中的亮点与不足,并鼓励同学们贴近现实,持续思考。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现场


分论坛二中,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盖琪副教授从当下社会男性气质的固化、民众和官方主流媒体对于“娘炮”等年轻男性形象的不认同现象切入,提出“将男性气质与民族国家命运深刻绑定的逻辑从何而来”及“近年来,我们对于男性气质的审美发生了哪些变化“两个问题,并做详细阐述,同时解释了”男性焦虑“产生的原因。随后,十一位硕博研究生分别就“Emoji 社交”、媒介实践中的交往空间与公共性内涵、文化实践、消费协商与性别诠释、具身性传播的主体强调等多元议题进行交流。对此,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杨军教授从论文题目、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同学们的发言做出具体点评,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分论坛三

分论坛三现场


分论坛三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晏青副教授就“粉丝文化研究的议题与趋势”这一议题,分享了近期的学术思考。他表示,粉丝文化在历经生产消费过程中不断发展,源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网络社区、品味文化圈层与现代娱乐产业变迁。以东亚国家娱乐市场而衍生出的拟亲属关系,反映出了粉丝文化的发展依赖心理体制。同时,在养成类偶像中粉丝会有更强的存在意识、在乎自己的权利以及回报等。随后,十位硕博研究生分别就后疫情时代作为媒介的游戏意义生产与未来反思、展厅空间下的可参观性意义生产、微博中网民对抗遗忘的行为分析、空间生产视域下城中村群体身份建构研究等多元议题进行发言。对此,福建师范大学张梅教授通过分析当前主流的文献思辨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模式,对各位同学的研究做出点评,鼓励大家在全面性视角下对所研究问题的普遍性更加深入。

研究生们以学术路上的朋辈视角,共同分享研究议题和科研体会。学者们的现场点评细致入微,科研经验与学术写作的分享激发了在场学生的思考与共鸣。 

下午1730,论坛闭幕式在文汇楼一层报告厅举行。此次年会共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苏州大雪博士研究生韩雪作获奖发言,与会领导为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同学进行了颁奖。


论文获奖硕博合影

(获奖同学合影)


姓名

学校

奖项

姚文苑

南京大学

一等奖

汤志豪

暨南大学

二等奖

何映霏

上海交通大学

二等奖

李都

陕西师范大学

三等奖

韩雪

苏州大学

三等奖

李庚

广州大学

三等奖

张文文 彭彦凌

四川大学

三等奖

杨帆 都芃

张曼琦 张一帆

北京师范大学

三等奖

贾文斌

中国传媒大学

三等奖

时静

暨南大学

三等奖

(获奖论文)

此外,在闭幕式上,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静茜作新理事代表发言,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陈霖作总结发言,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雷作闭幕致辞。下18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2020媒介文化论坛正式落下帷幕。

闭幕式

闭幕式现场

 

供稿/魏欣 王婷婷 安奕星 李怡萱

/耿瑗堃 李彦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