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 王晓明:我在临沧当老师

发表于:2024-03-18 阅读:

       临沧地处云南西南部,东邻普洱,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在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因临澜沧江而得名。


矢志教育,读书改变命运


       1989年,我出生在临沧市凤庆县的明龙村。我的母亲未上过学,父亲从凤庆县第一中学毕业后,当过几年代课教师。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萌发了长大后当老师的梦想。

       5个小时的山路、一周回一次家、搭伙煮饭……从小学五年级起,我就开始寄宿求学。每周日,我背上足够吃一个星期的米面、腌菜和洋芋,肩扛一大捆木柴,汗流浃背地步行到学校,开始一周的学习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农家子弟,我深刻体会到求学之路的艰辛。沿着陡峭的山路踽踽前行,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滑下,我的心底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


       我是幸运的。2007年,我顺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成为首届国家公费师范生。我提醒自己,这里是梦想启航的地方,作为国家公费师范教育的首批受益者,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练就扎实的育人本领,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


2015年,王晓明与同学麻建文返校看望老师


       在师大读书的四年时光,我得到了诸多师长的耐心指导和无私帮助。犹记得竖排板书写繁体字的王玉华老师、温柔耐心的庞慧老师、操着甘肃口音的李宗俊老师,还有带领我们阅读馆藏文献的郭海文老师、性情温和的郭响宏老师、耐心细致的袁良勇老师……从他们身上,我真切感受到了师大的老师们寓德于教、为人师表的精神品质,不断激励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成长为一名好老师。

       2010年9月,大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我主动报名到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进行教育实习。在那里,我认真向当地老师学习请教,积极参与教学管理,与班里的孩子们打成一片,真正体会到了当老师的快乐。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常常想起小学时的自己,想起云南老家的娃娃们,我希望毕业后为家乡做点什么。


回到家乡,坚守教育梦想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应忘记来时的路。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我毅然回到家乡,从教于临沧市第一中学。

       刚入职的那个暑假,我与其他老师一起到偏远山区家访。在那里,那些和我当年一样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是普通的山里孩子,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们坚韧、执着的品格。如果有人愿意为他们点亮一盏灯,他们的未来一样可以光芒万丈。我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孩子,就像当年老师帮助我一样!


王晓明


       初出茅庐,恰逢临沧市第一中学面临转型发展期。我抓住时机,主动参与到创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努力让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历史老师和班主任。

       “要教得好,就得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经过一番思考,我率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课教学,并自主开发了校本教辅《思维导图·通史架构》。由于成效明显,我多次作为代表在全校分享交流成功经验,并将思维导图工具推广到其他学科教学,有力推动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我对自己的“严”是从教学开始的。我给自己严格规定:每节课必须与5个学生互动、每节课至少有1个亮点、每个单元必须将知识思维导图数字化…… 一个个教学小目标,一页页知识图谱,见证着我的付出和成长。

       不仅要教得好,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4年,在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三项教学技能评比活动中,我获得高中历史“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16年以来,我被学校评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连续3次被临沧市教育体育局评为临沧市中小学骨干教师。2023年被授予“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王晓明在课堂上


       良好的班风学风从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开始。作为班主任,经过长期的摸索,我深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立“个体-小组双轨积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开发班本教材《雕刻时光·行动日志》,这些创新性做法不仅让我的班级受益匪浅,也为学校创新班级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我深信,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我的带领和指导下,班级塑形计划、夜跑活动、书写训练、“我是解说员”、班徽设计……一项项育人特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特别是在开展体育锻炼方面,我经常陪伴学生一起上体育课、鼓励他们坚持夜跑,希望他们去发展一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


王晓明与学生同步测试“男子1500米”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我担任班主任的文科实验班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1人取得云南省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7人进入全省前50名,16人进入全省前100名,28人进入全省200名,43人进入全省前500名。

       2023高考成绩揭晓后,我所带的班级再次取得佳绩:7人进入全省前50名,15人进入全省前100名,21人进入全省前200名,43人进入全省前500名。

       我所带的班级学风扎实、团结奋进,连续3年荣获临沧市先进班集体称号。我本人也先后被学校评为“特等班主任”“班主任新秀”“首席班主任”等称号。



赓续使命,弘扬红烛精神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乐事。每年暑假,我都会抽出时间去山区家访,实地走访当地孩子的学习情况。2015年以来,我长期在临沧及周边点对点开展助学行动,希望通过搭建家校交流平台,联系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山里孩子。


       彭凤琦就是其中一位。2015年,在我的关心帮助下,她从凤庆县来到临沧一中读书,20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年,彭凤琦大学毕业后,回到临沧一中当老师。她对我说,“王老师,我选择回到大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像彭凤琦一样,2023年,我的学生杨顺红、字智荟、黄绍芳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都选择了回高中母校任教。我们从“师生”变成“校友”,再成为“同事”,赓续着陕西师范大学“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


       更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从临沧市一中考入陕师大的学生就有19人,他们也将继续书写“西部红烛”的故事。



王晓明与考入陕西师大的学生合影


王晓明与在临沧一中任教的师大校友们


       众人拾柴火焰高。2021年以来,我受云南校友会委托,担任云南临沧校友分会理事,多次组织返乡从教的师大学子交流经验,发扬传帮带精神,共同为服务家乡教育事业积极谋划、贡献力量。如今,在临沧市就业的陕师大毕业生中,有28人奋战在基础教育一线,且大部分已成为教学骨干。


       回首过往,在我的人生成长之路上,曾得到诸多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为我指引前行的方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就是我立志当一名好老师,照亮更多孩子前行之路的不竭动力。


       在家乡临沧的这片红土地上,我希望把老师曾经给我的温暖继续传递下去,在基础教育教学一线深耕细作、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发挥引领,为山里的孩子撑起一片天,为祖国边陲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校友简介


       王晓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届公费师范毕业生,现就职于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担任教科室副主任、历史学科中心教研室主任。他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先后被评为学校“学科教学能手”“首席班主任”“特等班主任”、临沧市中小学骨干教师,2023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