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86期 四版:杏园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街天印象

作者:岑丽俏

2024-01-05 17:31:53

我的家乡在广西百色,确切地说是一个叫巴别乡的地方。因为地处山区,所以巴别乡的村子散落在各个旮旯,但巴别乡的心脏只有一个,那就是巴别街。为什么是心脏?因为巴别街不止是一条街道,是村子交汇处的一条狭长地带,还是乡民买卖货物、购买生活用品的主要场所。山区山路崎岖,加上乡民平时都忙着干农活,插秧、点豆、种玉米、种瓜,还要放牛,所以不会每天都上街买东西、卖东西,于是就固定在农历逢三、六、九的日子上街。于是这些能上街买东西的日子就叫街天,上街买东西就叫赶街(gai)。每个大的乡都会有自己买卖东西的地方,叫的名字也不大一样,比如巴头乡的就叫巴头街,更远一些的还有德保街,我们乡当然就叫做巴别街。


小孩子不会问街天为什么叫街天,但会问哪天是街天。在上小学之前,我很憧憬能够去上街,应该说,那时候的孩子谁不渴望上街吃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买个新陀螺和奥特曼呢?


上街于我而言也很有仪式感,天亮就要起床,换好前一天找出的新衣服,梳好头,把原本灰扑扑的自己收拾好以后就跟妈妈一起去村头等车。小山村没有客车,只有小一些的面包车和摩托车。我们一般都坐面包车,因为面包车只要能挤进去就能坐,平摊的车费少,两块钱就能到街上。但相比于坐车,我更愿意走路,有时遇到熟悉的叔叔伯伯还能够坐“马车”,也就是坐在马两边的箩筐里,虽然跟坐面包车一样晃,但总归是一人一位,不用挤成面包还能呼吸新鲜空气。


奔波到街上将近十点,正好赶上热闹的时候。街上各色店铺都已经开门了,那时候还没有超市,所以杂货铺、五金铺、农具铺、烟花炮竹铺都是单开的,沿着街还有开在自个家里的粉店。街上粉店是最多的,因为每个来上街的人几乎都会吃上一碗米粉,仿佛这碗粉是来上街的象征,如果没有吃到,这街也就白上了。粉店用的粉是米浆做出来的,白色的米浆蒸熟成一片片的大米皮,然后用刀切成长条状,跟河粉差不多的宽度,但是更软且不易断。我每次上街必定要缠着妈妈吃一碗粉,得到允许后跟店家一说,就可以等自己的粉了。店家煮粉都是在门前煮的,先放一点猪油,加入葱姜水,放瘦肉,放西红柿翻炒之后加入煮好的清汤,放青菜,放米粉,整个过程一览无余,好像都不担心会被人偷走做法,不过哪怕我在家里一步一步照着做也做不出那种感觉。


相比于铺子里卖的固定的东西,街边的东西会更加随意一些,各种见过的没见过的东西分布在街的两边。有自家种的青菜、龙眼、枇杷,酿的米酒,晒干的米粉,有些时候还会有野生的蜂蜜、蜂蛹、竹鼠、蛇这些不常见的东西。当然,除了这些还有街天必不可少的猪肉摊、卖活鸡活鸭的摊位。这些卖肉的摊位往往是固定的。


跟爸爸和妈妈逛街是两种不一样的模式。跟爸爸上街,一定会去五金店看一看各种零部件,有时候是锁头,有时候是门轴,还有我不懂的跟管子一样的东西。每次看这些东西的时候爸爸的眼神都很专注。我问爸爸买这些东西干嘛,爸爸会告诉我这是修门的,这是修水管的。我不理解我们家为什么有这么多地方要修,可能跟我喜欢芭比娃娃一样,爸爸也有他自己喜欢的玩具吧。跟爸爸上街还容易接触到猪肉、活鸡活鸭、蜂蛹、竹鼠这些,但我是不喜欢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跟妈妈逛街,可以吃平时不容易吃到的苹果、梨,有时候还能跟妈妈撒娇买一个糯米果子吃。跟爸爸我是不大敢的,虽然爸爸也会给我买。但跟妈妈一起逛街也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妈妈遇上许久不见的朋友,就会聊今年的收成,什么时候下广东打工,孩子什么时候上学……对于小时候的我而言,这些都听不大明白,我只能站在妈妈旁边,低头数蚂蚁,时不时还要向叔叔阿姨笑,哪怕这是我第一次见他们。以前只觉得不耐烦,长大后才明白妈妈和这些朋友的联系可能也就剩街上的闲聊了。


人头攒动的街道,各式各样的物品,叫卖声、摩托声、谈话声、山歌声、牛马的叫声,逐渐变鼓的麻袋,构成了我对街天的印象:喧闹,有烟火气。


小学我是在街上的小学上的,那时候爸爸妈妈都下广东打工了,把我托付给姨妈照顾。姨妈住在巴别街上,在街天的时候摆摊卖衣服。天天在巴别街上住,我对街天的期待也在日复一日的重复里逐渐消磨了。这时候,我对街天的印象就是姨妈的成衣摊。巴别街上盖了一个蓝色的大铁棚,棚里就是专门卖衣服的。里边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位置划分,要赶早才能抢到好的位置。街天当天,天刚亮的时候姨妈就要从家里出发,把衣服抬到大棚里,开始组装她的摊位。铁棚上边会垂下八条长绳子,每两条做一组打结,把自带的竹竿从绳结穿过去,就能架起一个三面的空间,在最靠近外边的一面系上一块大的红布防尘,再把衣服依次挂在竹竿上。摆出一个大的长桌放在前边,摆上手套、袖套,还有发绳这些小东西,长桌后边再放个长凳,整个摊子就布好了。中午放学后我就会去找姨妈,帮她看一下摊子,让她有时间去吃饭。当她去吃饭的时候我就坐在长凳上吃包子或者吃粉,如果有人来问我就请她们等一等,摊主一会儿就来;如果她们不急着走,可以请进来在长凳上坐一坐。我是不会卖衣服的,不会像姨妈那样介绍这个衣服的面料合适与否。在我看来,这些衣服除了上边的印花不一,其他都差不多。我喜欢躲在红布和衣服中间的位置,因为两边都有东西挡着,隔开了喧闹的人声,在这里看小说是再好不过了,《格林童话》《西游记》都是我在这看完的。


来往的人,讨价还价的声音,红布黑衣,街天于我而言慢慢变得不这么期待了,更多的是忙碌。初中之后我就离开巴别乡去到了县城。我是住校生,除了逢年过节都很少回老家。自那以后,我对街天的印象也越来越模糊,街天更多时候成了一个个数字,还有偶尔的怀念……

(作者系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