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79期 八版:八版副刊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我的致谢

作者:吴小龙

2023-09-03 23:24:34

梧桐树下花落雨,玉兰花开待离时。入学—毕业—入学—毕业……这个过程重复了一次又一次,求学二十余载,这次终于迎来了人生学业的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毕业,也即将为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圆满句号。回顾六年的师大时光,心中五味杂陈,有不舍,有留恋,他乡早已是故乡。更多的还是期待,憧憬下一个要“扮演”的角色,向往即将迎来的工作生活,开启又一段新的旅程。


临别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王双怀教授。2016年10月,我获得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当时首选便是陕西师大。于师大,我是慕名而来,这里有我喜欢的隋唐史专业,也有我在《百家讲坛》一直关注的王双怀老师。面试后,我给老师发了第一封邮件,2030字,整整酝酿了两周。第二天老师就给了回复,谈了对我的印象,还鼓励了我。此后每两个月一发,定期“汇报”我的学习生活,开启了我与老师长达一年的邮件往来。这似乎成了一种“情感寄托”,在遥远的古都长安,有我牵挂,也有关心我的老师。


入学后,我得偿所愿,王老师成了我的导师,和老师从邮件往来变成面对面交流。从研二起,我常在办公间学习,跟老师的接触逐渐增多。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很多,尤其是论文写作,一篇论文修改稿达10稿之多。经过半年的论文写作训练,从选题、搜资料,到史论结合,最后成文,我开始抓住写作要领。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我渐渐跨入隋唐史大门,还在2019年12月成功申请硕博连读,王老师又成了我的博士导师。潜心科研、发表论文,我在学术道路上似乎走得愈发地“坦荡”。直到现在,我随王老师学习、生活已近六年,亦师亦友,更像是家人,即使我离家在外,也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感谢历史文化学院,感谢办公室及学工组的各位老师。在我求学期间,学院开展了独具专业特色的课堂教学,举办了一系列名师云集的学术活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我撰写毕业论文时,亟需参考大量中外论著,但部分文献查阅起来十分困难,学院对此专门建立了“历史文化学院专属文献服务群”,使资料搜集更加便捷。学院的这些工作为我的研究学习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也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感谢心系隋唐史研究的退休老教授牛致功老师,于耄耋之年捐出毕生积蓄,设立“隋唐史研究传承奖”,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到今年这一奖项已延续四届,我从2019年的第一届获得二等奖,2020年的第二届获得三等奖,到2022年的第四届,在毕业之际又获得一等奖,这于我而言,也是学生时代的“圆满”。牛老师犹如史坛的一支红烛,照亮了一代代青年学子的前行之路。


感谢“油菜花”(校报记者昵称)。对于新闻,我从十年前高考的预约、失约,到五年后的再一次赴约,我倍感珍惜。在好友的推荐下,我走进《陕西师大报》编辑部,黑色铅字散发出的缕缕墨香扑面而来。就这样,初入师大校园,我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学生记者,成了“油菜花”的一员。在校报写作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立意、否定、修改、打磨、定稿……一次次修改,都是文章的“重生”。感谢校报,提升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可以用文字尽情表达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文字的温度。


感谢“风追司马”(历史文化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我与“风追司马”的相逢是不期而遇,与它的相识却是命中注定。“史家有言,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受司马迁所引,我加入了历史文化学院“风追司马”团队,成为学院官微的一名编辑。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信手拈来,从编辑到主编,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共同进步,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我和“风追司马”一同成长,协作之间,一环扣一环,犹如生产线一样,我很庆幸曾经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存在,有着一种归属感的喜悦与满足。


时光好不禁用,抬眼已至尾声。落笔于此,便到临别之际,心底尽是怀念。虽然即将离开熟悉的母校、师友,但六年的师大时光已深深印刻在记忆中。纵山长水阔,也以师为介,将彩笺尺素遥寄!

(作者系历史文化学院2023届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