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时间

《陕西师大报》总第666期 七版:七版综合 本期共8版

查看往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何处

作者:王江维

2022-11-08 19:54:19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永恒追求,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未来美好发展蓝图的憧憬和规划。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300余年。然而,历史证明,以美西方为蓝本追求设计的现代化道路并不成功,无论是非洲、南美、东欧还是中亚国家的现代化实践都未能如愿走入现代化。惟有中国,这个曾经饱受西方现代化摧残的国家,在谋求现代化的征程中一路高歌,用短短七十年就取得了西方现代化两百年的成就。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那么这条道路究竟新在何处?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与国情、世情相适应


鸦片战争以后,救亡图存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最紧迫的时代课题,现代化也就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重合。为此,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先进分子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百年探索,学习了西方几乎所有先进国家的发展道路,却都以失败而告终。迷茫之际,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但这一来自西方的理论如何才能在中国大地上散发光芒?由于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张力,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几经磨难、曲折,甚至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集全党智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了民族解放和独立,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紧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取得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方位发展成就。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建立更加普惠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实现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总结经验,不难看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成功,因为它是根植于本民族历史文化并不断结合具体实践要求的、符合全人类利益、以谋求共同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率先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物质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于是,现代化等于西方化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以美西方为首的国家宣扬其现代化模式具有普世性,并以此来衡量评判其他一切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的合法性。


回顾西方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能清晰地洞察其现代化模式的内在缺陷。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现代化道路,它的内在逻辑要求以资本的无限增殖为其根本目标,因此它的发展必然是以制造“异化”为前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具体表现为资本家的富裕与广大劳动人民贫穷相对立、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富裕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穷相对立,其现代化道路内生的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也必然会向全世界转嫁。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西方现代化模式所能容纳的规模是极其有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其提供的所谓“普世现代化”道路上并没有实现同等的发展机会,不是在其金融霸权的宰制下长期陷入发展停滞期,就是以“民主、自由”的口号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而陷入内乱。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立场,扬弃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内在矛盾,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内嵌到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实现全面小康的坚定目标、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确保了现代化的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在国际交往中提倡国家间抛弃零和思维,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合作共赢、共享文明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强大的包容性证明了通往现代化的新道路,为那些渴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迈向现代化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也为西方一元现代化模式提供了一种新参考、新坐标。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可持续性的发展内涵


现代化道路理应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成果,而且这种道路在其展开的进程中必然能有效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危机。生态恶化和人的精神空虚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双重危机,因而能否有效化解这一双重危机是衡量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尺度。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西方现代化道路在物质文明上创造的奇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物质文明不但具有不可持续性,而且会腐蚀人类精神文明。一方面,其现代化模式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而私人占有欲的极度膨胀必然引发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掠夺,以至远远超越了人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其倡导的物质消费主义文化及其价值观将人的生命意义与物等价,让人沉迷在物欲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了人的精神虚无。因此,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这种既依赖自然又反自然、既依赖人又反对人的矛盾注定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物质保障。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分配公平正义得到有效保障,为个人私欲的膨胀设置了边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含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发展理念,将人与自然视为共生、共在的和谐关系,通过发展生态经济促进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