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类型和意义说明
为了对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关注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快速做出反应,为党和政府高层科学决策及时提供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7年特别设立了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应急研究专款,主要资助开展关于国家高层宏观管理及发展战略中特别急需解决的重要的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 设立应急研究项目的目的是为党和政府高层科学决策及时提供政策建议,但并不是代替政府进行决策。根据学部对于应急项目的一贯指导思想,应急研究应该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四个主要方面对政府进行决策支持研究。每项研究的成果都要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应当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执行、进度上可实现和政治上能为有关各方所接受,以尽量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在研究方法上要求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案例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要建立在扎实的事实和数据基础之上。应急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是在相应的领域中已经具有深厚的学术成果和资料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的专家。应急项目的研究成果最终体现为政策建议报告、专著的章节、研究报告等形式。 应急研究项目实行滚动式立项,全年接受项目建议。专家可在管理科学部网站下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应急项目建议书》,就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提出建议,并对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进行分析。应急项目立项建议书请寄至: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王铁男,邮编:100085。电话(传真):010-62327151,E-mail:yjyj@mail.nsfc.gov.cn。 二、2007年项目指南(第三期) 根据专家的项目建议书和多次专家会议及意见征询的结果,管理学部决定2007年第三期设立以下三个应急项目,从即日起开始通过网上向全国公开进行课题招标。最终研究报告的形式应当包括现状特点实证分析、国际经验借鉴比较、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政策实施具体建议等若干部分。 (一)湖泊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我国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太湖、滇池、巢湖等湖泊流域的水质迅速恶化。尽管进行了长期的治理,但水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2007年6月初,太湖蓝藻爆发,水质迅速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事件的发生,又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温家宝总理在太湖蓝藻爆发后做出批示,要研究水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提出治理的思路和措施。 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染物绝对排放量增加、农业土地高强度利用与农村面源污染加剧、渔业养殖规模与强度过大、流域河流湖荡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是湖泊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直接原因。但是,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来看,造成湖泊流域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流域管理的理念和系统设计。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水土资源生态功能与开发秩序错乱、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供给不足、缺乏以水资源为核心的流域资源利用与环境管理体制等问题大大降低了流域,尤其是跨行政区流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效率。 国外水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20年来,我国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开发、集成和示范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水环境局部治理中取得了成效。但总体上来看,有关湖泊流域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管理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则十分零散和薄弱,成为流域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瓶颈。我国流域管理才刚刚起步,未能很好地将流域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结合起来,未能将流域上下游结合起来,未能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流域管理研究体系和政策体系。实践上,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做了初步的探索,如松辽管理模式、江西山江湖模式、太湖流域管理模式等,但多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总体上看,流域管理实践还相当薄弱,表现为流域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内容不清,流域规划缺位,资源开发、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错乱无序,部门之间和行政区域之间利益冲突加剧,流域资源难以实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当前,我国湖泊水环境管理将进入流域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客观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湖泊流域管理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和政策建议,并针对湖泊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从流域水污染环境现状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来看,太湖流域水污染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有鉴于此,本期应急项目以太湖水质保护为宗旨,着眼于跨行政区的流域管理模式、治理结构和管理政策的创新,重点开展湖泊流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解决方案和创新路的研究。管理科学部将组织在环境管理、水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及相关领域内有丰富学术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管理科学家团队,在与相关实际管理部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针对下述重要问题给出论证详实、科学合理、创新突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本项目共分三个专题,每个专题包含若干示例性的内容。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资源基础,选择一个专题,或一个专题中的某些示例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跨专题选择某个主题进行系统研究。最终研究报告应当反映所研究内容的科学论证过程及其结论,体例上应包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现状特点、实证分析、国际经验借鉴比较、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案例分析、政策实施具体建议等若干部分。学部将在该项目内择优资助6---8个课题。本项目为应急课题,资金和时间均有限,申请者必须是具备充分前期研究基础的学者;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办法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国情。 1.流域工业污染控制与管理 (1)太湖流域工业水污染现状、特征与原因分析 (2)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3)污染总量控制下的太湖流域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思路 (4)太湖流域循环经济体系建立与发展 (5)太湖流域水权与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 (6)太湖 流域跨边界工业水污染的监督体系与冲突解决机制 2.流域生活水污染控制与管理 (1)太湖流域城市和农村生活用水污染现状、特征与原因分析 (2)流域生活用水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3)太湖流域生活用水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政策设计与优化 (4)太湖流域生活用水污染防治的价格与税费政策 (5)太湖流域跨边界生活用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 3.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 (1)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特征与原因分析 (2)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3)农业面源污染总量控制下的太湖流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 (4)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跨边界土地利用方式与产业组织设计 (5)太湖流域环境管理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二)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及我国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最近几年,生物燃料乙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了生物燃料乙醇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美国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在过去两年迅速发展,2006年产量达到了1700万吨,从而使作为生物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上升了75%;同时美国已计划到2017将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提高到1.2亿吨。欧盟也开始启动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规划,计划到2012年使生物燃料乙醇占运输部门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达到6%左右,到2020年使该比例增加到10%。巴西计划到2012年使生物燃料乙醇产量达到3000万吨,并且计划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占到汽油总消费量的20%。 推动生物燃料乙醇迅速发展主要有三大驱动力。首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驱动力是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美国政府认为虽然目前的生物燃料乙醇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补贴,但是相比通过增加军费来维持本国的能源安全,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不仅成本低而且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较小。其次是希望通过生物燃料乙醇替代部分传统能源,以减轻降低环境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第三是通过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提高我国能源供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上世纪末我国政府也开始通过资助科研项目以及直接投资建厂等方式鼓励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2001年中央政府投资50亿元在黑龙江、吉林、安徽和河南等省建立了4个大型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年生产量在100万吨左右。2004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了《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要求全国9个省的27个城市使用添加了10%生物燃料乙醇的汽油。 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表示了极大关注,并引起全球性的争论。支持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人认为,它不但能缓解能源危机和减轻环境污染,而且将提升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农民收入。反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人则认为,生物燃料乙醇最多只能提供世界能源总需求的5-10%,难以缓解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生物燃料乙醇原料的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化肥、农药、机械等,生物燃料的加工本身也需要消耗能源,并可能对环境产生更大污染;生物燃料乙醇发展还将占用大量耕地,威胁世界食物安全;同时,富人的能源需求争夺穷人的食物需求还将带来许多社会公平问题,等等。 在这场争论不断升温的同时,人们开始冷静考虑未来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问题。在2006年国内玉米等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后,我国政府紧急出台政策,要求限制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如何应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战略与政策更是我国政府目前急需回答的紧迫问题。 面对生物燃料乙醇的迅速发展,一系列有关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的问题急需得到回答。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已经开始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近来发达国家的许多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也开始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社会经济(如,各部门经济,尤其是对能源、粮食安全、贫困和农产品市场等)的影响做全面的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管理科学部将发挥本学部的学科优势,组织在相关领域内具有丰富学术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管理科学家团队,集中力量对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展开研究,并对以下问题给出科学的回答:1)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主要是农业和能源部门)以及我国的社会经济影响(如粮食安全、贫困、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市场、能源等);2)在目前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条件下,利用不同农作物为生物燃料乙醇原料的社会经济影响和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3)在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技术(例如,使用纤维素生产)条件下,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和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研究结果应当为国家制定近期和中长期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应该充分应用科学方法,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地调查活动,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给出论证详实、科学合理、创新突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本项目共分三个专题,每个专题包含若干研究内容。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资源基础,选择一个专题,或一个专题中的某些示例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跨专题选择某个主题进行系统研究。因为本项目各专题紧密相关,管理学部将在专家评审和对入选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研究内容提出一些调整意见,并对研究进行统一协调。最终研究报告应当包括所研究内容的论证过程与结论,体例上应包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现状特点、实证分析、国际经验借鉴比较、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案例分析、政策实施具体建议等若干部分。学部将在该项目内择优资助4-6个课题。本项目为应急课题,资金和时间均有限,申请者必须是具备充分前期研究基础的学者;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办法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国情。 1.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成本效益和生产潜力分析 (1)当前国内外生物燃料乙醇生产的技术与成本效益分析 (2)我国以农作物(如粮食和非粮食作物)主产品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限制因素(如土地和水)的评估和生产潜力分析 (3)我国未来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潜力分析 (4)未来国内外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发展预见 2.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1)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生物燃料乙醇发展战略、政策及前景分析 (2)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世界及主要国家经济、贸易和价格影响分析 (3)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我国整体经济及各部门经济的影响分析 (4)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土地利用、水资源、农产品供需贸易和价格、能源等影响分析 (5)我国适应全球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对策研究 3.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1)我国以农作物(如粮食和非粮食作物)主产品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对国家粮食安全、贫困与收入分配、土地利用、水资源、农产品供需贸易和价格影响分析 (2)我国以农作物(如粮食和非粮食作物)主产品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能源安全和总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3) 我国以农作物副产品和其它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土水资源利用、农产品市场和能源市场等的影响分析 (4)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三)推进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 为了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国家从1991年在城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民办非企、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主要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目前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运行模式。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1)推进了货币形式的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2)建立了职工个人住房资金专户积累机制;(3)培育了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制度;(4)加快了住房建设,改善了职工住房条件。此外,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作为建设城镇廉租住房的补充资金,截至2006年底,累计提供53.5亿元廉租住房资金,有力推动了廉租住房制度的建设。温家宝同志在2002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工作会议上指出:“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正确途径,应当坚持下去”,要通过“健全决策机制、调整管理机构、强化监督工作、规范发展业务”来促进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住房市场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暴露出了制度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覆盖面有限。在住房公积金主要用于支持职工购、建、修自住住房的制度安排下,对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没有实现全覆盖,部分单位不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在制度的普遍性方面存在质疑;(2)使用率差距较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归集资金流动性差,使用效率总体不高,在制度的效率性方面存在质疑;(3)保障作用受限。住房公积金缴存与工资收入挂钩,缴存额差距扩大,且公积金贷款条件设置不利于中低收入职工借贷,在制度的保障性方面存在质疑;(4)治理结构设计、决策机制和监管机制还不健全,在资金的安全性方面存在质疑。 从金融经济学原理看,住房公积金在本质上是由职工缴存并拥有所有权的公众资金,公积金管理中心受该公众资金所有者的委托负责管理该资金;由该资金形成的资产基本形式可以有:带有政策性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存款、国债,逻辑上也应当包括投资于廉租房建设而形成的房产。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作为非赢利机构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而不是公积金的缴存者),需要对资产组合投资的决策负责,并承担上述资产中的投资风险。因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理论上是一个存款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运作管理的过程中以及对其的监管过程中,都需要遵守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项准则;同时,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管理中心还需要尽量实现政府在保障公共住房基本需求的目标。 因此,针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在金融经济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客观分析评价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经验,结合国家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借鉴国外公共住房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推进与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政府重视、全民关心的重要课题。 政府对于解决这个重要实践问题的基本思路已经形成,当前的重要任务是需要在充分的数据调查和深入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政策,深入探索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中的体制机制改革问题,通过赋予住房公积金适当的公共住房金融政策职能,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改善中低收入职工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职工住房条件中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期应急项目着重从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公共住房金融政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展开科学研究。管理科学部将组织在住房政策、住房金融、公共政策、公共财政、金融风险管理及相关领域内有丰富学术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管理科学家团队,在与相关实际管理部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针对下述问题给出论证详实、科学合理、创新突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本项目共分五个专题,每个专题包含若干示例性的内容。申请者可根据自身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资源基础,选择一个专题,或一个专题中的某个或几个示例问题展开研究;也可以跨专题选择某个主题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研究需要也可适当拓展示例性内容。最终研究报告应当包括所研究内容的论证过程与结论,体例上应包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现状特点、实证分析、国际经验借鉴比较、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案例分析、政策实施具体建议等若干部分。学部将在该项目内择优资助6--8个课题。本项目为应急课题,资金和时间均有限,申请者必须是具备充分前期研究基础的学者;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办法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国情。 1.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与国际比较 (1)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回顾 (2)国外公共住房金融体系经验(政策、机构、工具、效果)的案例研究 (3)我国公共住房金融政策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定位及其实施效果评估 (4)住房公积金运行管理体制总体现状的现状评价 2.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体系研究 (1)住房公积金监管的含义、内容和监管现状 (2)住房公积金风险控制和监管/自律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监管准则设计 (3)不同监管单元(立法、行政、社会、行业)与公积金管理中心自律的协调机制 3.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治理和管理决策机制研究 (1)公积金管委会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2)公积金管委会决策机制和过程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3)公积金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的替代方案及制度设计 4.住房公积金的投资管理研究 (1)住房公积金的投资组合及其增值收益的来源与性质 (2)住房公积金的运行风险分析、状况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3)住房公积金的组合投资优化管理模式研究 (4)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的优化分配模式 5.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研究 (1)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实效分析 (2)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与使用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住房公积金缴存/贷款条件与外部经济变量(房价、收入等)及政策目标的联动机制设计 三、申请程序和时间安排 请准备申请项目的专家,根据自身的研究特长和条件,在上述研究指南范围内提出正式的项目申请书(可以到基金委网站上下载,采用自由申请项目的申请书,并在“资助类别”填写“专项”;“亚类说明”填写“主任基金”;“附注说明”填写“应急项目”)。申请书的电子版应在2007年10月29日前由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通过ISIS系统上传并确认,同时发往: yjyj@mail.nsfc.gov.cn信箱;纸质版应在10月29日前邮寄至管理科学部王铁男。两个版本均到达方视为申请有效。若申请书研究内容与指南范围有明显出入,须做出特殊解释。请特别注意,同一单位不得申请同一个应急项目的两个课题,请预先做好协调工作。获准资助的课题平均资助强度一般约为6-8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10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