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理工科2022年科技成果(二)——Nature Photonics 封面文章
发布时间:2022-09-01       浏览量:     作者:屈新运      来源:    分享到: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 报道了我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郑海荣和张正龙教授团队在纳米光学和稀土发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被选为2022年第9期封面文章。我校为第一且唯一通讯单位,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光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陈环同学为第一作者,张正龙教授和郑海荣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工作利用等离激元倾斜纳米光腔,首次将稀土离子f-f电子跃迁的荧光发射寿命从之前报道的微秒量级压缩至50纳秒以内,并获得了三个数量级的量子产率增强。同时,借助等离激元倾斜纳米腔的非对称结构以及手性光子局域态密度增强,发现了远场定向发射及可调手性上转换发光等新现象。稀土离子的荧光发射被广泛应用于高品质显示、量子存储、生物成像等领域。但由于其荧光发射寿命较长(微秒到毫秒量级),限制了其众多优异性能的发挥,难以满足光互连和量子通信高频操控的需求。如何将稀土离子发光寿命压缩到与量子点及有机分子等发光材料可比拟的纳秒量级,是目前国际上稀土离子发光领域研究者努力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压缩稀土离子发光寿命研究,但一直未能达到纳秒量级。郑海荣和张正龙教授团队,基于在等离激元光子学和稀土掺杂发光学方面的研究积累,设计了一种新型纳米光腔耦合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体系,实现了将稀土离子荧光发射寿命压缩至纳秒级的重要突破。研究结果对拓展稀土掺杂发光体系在新一代纳米光子器件上的应用,推动相干单光子源、量子通信和纳米激光器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等离激元倾斜纳米光腔调控超快上转换荧光发射


 Nature Photonics杂志是光学及物理学领域国际著名的顶级学术期刊,属于Nature大子刊,影响因子39.7,具有广泛的重要学术影响力。


  论文全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2-01051-6

论文封面链接https://www.nature.com/nphoton/volumes/16/issues/9


团队简介

 该研究团队在郑海荣教授带领下,主要围绕等离激元纳米光学和高分辨激光光谱学等研究领域,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应用技术难题,开展近场调控发光中心纳米结构和光谱学性质的规律探索、纳米光子器件和纳米光镊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新型光场构建和调控、稀土发光光谱精密调控和应用、新型纳米光热技术开发等。主持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以及青年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物理学及光学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获得多项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

 团队青年教授张正龙,是我校光学专业毕业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德国洪堡学者。2016年被引进到我校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主要从事纳米光学和高分辨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PhotonicsLight: Sci & ApplACS Photonic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被NatureScience等刊物引用2000余次。开发的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器件,已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实现成果转化和落地。

 团队主页:/snnu/mu_nano-optics/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