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参与的《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试验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发布时间:2007-03-14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分享到:
    近日,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梁刚副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由汉中市南郑县秦岭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市水产工作站、汉中植物研究所和留坝县狮子岩大鲵驯养繁殖场合作开展的《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试验研究》项目通过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大鲵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当地农民自然资源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良好前景。该项目在技术上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也是世界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被国家列为Ⅱ类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C)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均将大鲵的受威胁现状列为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等级。隐鳃鲵科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仅存有三种,除了中国的大鲵外,还有日本的山椒鲵和美国的隐鳃鲵,它们以断裂状残存于亚洲和美洲大陆。由于大鲵是3.5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至今生存的珍稀物种,处于鱼类与爬行类之间(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或从鳃呼吸向肺呼吸)的过渡性动物,因此有“活化石”之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大鲵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和黄河、珠江中下游的山涧溪流中,分布范围涉及全国17个省区市。由于大鲵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一定的观赏价值,一方面人为捕杀,再加之近年来大鲵栖息地破坏、丧失和减少、自身繁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野生大鲵种群数量锐减、分布范围缩小、个体小型化,许多原有的分布区已经绝迹,使得大鲵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为了有效拯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野生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河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13个省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措施,依法批准建立了一批大鲵驯养繁殖场来开展大鲵的迁地保护工作。经过全国各地专业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大鲵的驯养繁殖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大鲵的资源保护和恢复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陕西省的秦巴山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植被环境、适宜的气候与水分等自然生态条件,因此是我国境内大鲵的主要原产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它广泛分布于海拔500 m以上的石灰岩层的阴河、暗泉中或山溪两旁的洞穴内。陕西省自2000年批准建立第一批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场以来,目前全省已经依法批准建立了41个大鲵驯养繁殖场,各场在驯养繁殖方面均不同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南郑县秦岭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市水产工作站、汉中植物研究所和留坝县狮子岩大鲵驯养繁殖场合作开展的《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试验研究》项目,依据大鲵的生物学习性,在全国率先创立了“模拟自然生态条件,人工驯养繁殖大鲵”的养殖模式,并且已经连续三年使大鲵繁殖成功,各项技术指标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就是在大鲵的原产地或适生地选择一块空闲地,首先建造人工小溪流、在溪流两侧建洞穴,然后在洞穴上方覆盖土壤并种植草本植物,以营造大鲵的适生环境;饲养用水主要引自附近的河水,使用前要经过建在人工小溪流上游2-3个阶梯式的过滤水池,以保证饲养水的水质安全。此外,在周围还建设有室内稚鲵和幼鲵饲养池、防逃设施、看护设施、饵料生产设施等。使用该仿生态环境驯养繁殖大鲵,不仅避免了天敌和各种自然灾害对大鲵的危害、个体间的相互捕食及伤残,而且有利于种鲵性腺的自然成熟、同步发育和自然产卵孵化,将会极大的延长种鲵的使用寿命,对大鲵这一古老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也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试验研究》课题组在2004-2006年时间内,使用37组大鲵作为亲体已经连续三年累计产卵17450粒,孵化稚鲵14227尾,出苗率由2004年的74.6%提高到2006年的85.4%,平均出苗率达到了81.5%。
    该项成果为大鲵的苗种繁育技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与方法,尤其在大鲵原产地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是步入人工控制下实现大鲵自然繁殖苗种的新阶段。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