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陕政字〔2024〕34号)发布,我校9项成果获奖。其中,我校牵头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参与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
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喆之教授团队的“陕西名优道地药材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该成果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源混乱、种质混杂、优良种子种苗供给不足、加工水平低下、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产业链延伸不足等共性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技术攻关,建立了36种珍稀濒危药材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制定了22种大宗及珍稀濒危药材的繁育技术规程及种子种苗标准;创制了高产、优质、抗逆中药材新品种9个并通过省级审定;建立、升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36项;构建了10种特色大宗药材的生产全链条质量溯源系统。该团队累计培训药农与技术人员30万人次,指导包括陕西10市30个县和西部50余个贫困市县、30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开展中药产业技术提升,规范化种植和野生抚育药材面积1300余万亩,相关成果及专有技术先后被陕西及省外知名企业产业化推广,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周正朝教授团队的“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提质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陕北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经济带,是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核心区域。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支撑下,开展了农牧交错带的机制揭示-技术突破-实践应用全链条研究。成果系统阐明了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与机理,研发了脆弱生态系统多功能提升关键技术,构建了陕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提质增效发展模式,相关成果先后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水土流失精准治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得到应用,实现了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和生态衍生产业的协同发展,有力支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生忠教授团队的“大尺寸钙钛矿单晶生长机制及其光电应用研究”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成果围绕大尺寸晶体生长理论及加工技术的空缺限制钙钛矿材料在集成电路中应用的瓶颈问题,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支持下,经过10余年的连续攻关,先后发展了多个具有自主产权的大尺寸晶体生长方法、单晶加工技术及器件性能优化方案,开发了世界首例钙钛矿单晶太阳电池,引领了钙钛矿单晶光伏光电器件应用研究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煜教授团队的“高效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阳极催化剂” 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成果针对目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阳极电催化剂的性能不佳的瓶颈问题,开展了从制备技术到形成机理、从性能评估到构效关系以及从材料到器件的一系列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开创性提出了有机界面工程策略提升贵金属纳米晶电催化性能的新思想;发展了多种模板法合成多维度贵金属纳米晶的新方法;取得了铑纳米晶助力甲醇和乙醇电氧化的新路线。通过上述原创性学术思想、合成方法和技术路线,实现了阴阳极电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全面提升,并展示了其在提高直接醇类燃料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方面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为高性能直接醇类燃料电池阴阳极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奎教授团队的“钙钛矿可控制备和光伏器件” 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成果围绕高品质钙钛矿结晶可控制备这一光伏领域的核心问题,自主创制了结晶动力学原位分析系统,深入研究了钙钛矿“溶液加工-结晶机制-光电性质”关联关系,提出了结晶动力学优化调控思路,实现了高效太阳电池从实验室向工业化印刷制备的技术转移,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具体包括:(1)创新结晶动力学原位解析技术集成平台,实现了钙钛矿晶体组装行为的可视化监测,揭示了相转变过程中的成核生长机制;(2)提出基于“中间相”动力学调控新策略,实现了高品质钙钛矿薄膜及高效电池的可控制备,多次创造同类太阳电池效率记录;(3)构建结晶路径调控印刷薄膜微观结构的新方法,实现了系列高效电池工业化印刷制备。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照副教授团队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快速荧光检测新策略新方法研究”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成果以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可视化检测新方法为目的,项目组创新性提出了新的目标检测物识别基团偶联荧光母体构建荧光探针的传感新策略,在荧光探针的设计构建、检测机理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有机分子荧光探针;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食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项目在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响应理论、分子识别机理、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有多项原始性创新,为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检测研究提供关键的技术和分析方法,并开发了试剂盒以实现其现场快速检测。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标志性奖励的培育、申报和管理,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择优推荐,精准施策,本年度在获奖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