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育改革方针的落实,展示基础教育示范成果,迎接我校建校70周年,10月11日上午,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雁塔校区逸夫楼二层举行。我校校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刘昌亚作题为“基础教育发展及其信息化”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作题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认识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赵彬主持。
刘昌亚副司长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向大家作了详细讲解,描述了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以及改革方案;他还详细阐述了考试改革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深刻意义,并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图示予以展示和说明。刘昌亚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讲解了我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目的和步骤,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如欠发达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仍然短缺,教师数量缺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与困难。实施二期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一是扩大总量,扩大农村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好集中连片地区和城镇、城乡结合部等地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二是调整结构,重点调整资源结构和布局结构,让孩子们“方便上”“上得起”,在继续扩大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对条件保障的投入力度。刘亚昌副司长讲解了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成果。他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让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从而为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坚实基础。他向大家展示了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目标和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指标。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一个总体目标就是要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最后,刘昌亚副司长还重点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即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授围绕报告主题,详细讲述了对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一些认识,分享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他指出,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化时代,教育必然走向国际化和信息化。知识的飞速更新,使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21世纪需要具备生活与就业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技术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培养这些人才需要一个新的支持体系,即对旧体系中的学习环境、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标准与评估都要做新的调整。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MOOC等新技术的产生敦促教育的创新;另外,教育信息化也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针对这些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对教育信息化作了一系列规划。我国近期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战略核心理念,以“三通两平台”、“教学点全覆盖”为工作重心,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两项基本原则,对教育领域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杨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必须经过建设、应用、融合、变革四个时期,我们目前处在信息应用时期,难免过度信息化,我国要跟上世界的步伐,不得不走用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道路。针对我校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方面的提问,杨宗凯教授以华中师范大学的实践经验为例进行了回答。他特别提到2013年开始实施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课时量进行压缩,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将结果性评价转变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要求教师把教学创新作为科研的一个重要来源,学校每年派优秀教师去美国学习,支持全校老师进行教学科研,并设立教学创新奖对优秀老师进行激励。在方案的实行过程中,杨校长先是采用行政化管理方式,在全校推行教育信息化改革,然后逐年把权力下放给学院,让学院充分发挥对学生管理的自主性。同时在学校设置一个质量评估中心,弥补方案在实行过程中的缺陷。他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性实践,让大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