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校首页
学历/学位:教育学博士
职务/职称:教授
电 话:
邮 箱: zhangyang@snnu.edu.cn
基本资料
张旸,女,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研究领域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艺术
个人履历
2005年7月至今,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任教。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
2005年至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2年至2005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8年至2002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本科,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术兼职
《当代教师教育》期刊副主编
承担的科研项目
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项目号:2016P012),2016;
主持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市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6Y53),2016年;
主持陕西省教改项目“大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3BY25),2013年;
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和发展需求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2012;
主持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和发展需求的教师教育模式研究”,2012;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需要’的现实困境及合理性超越研究”(项目编号:10YJC880162),2010年;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青年专项基金“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编号:EHA100390),2010年;
主持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十二五’期间西安市义务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Y12),2010年;
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教改项目“我校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内容及其学习方式需要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师教(2010)11号),2010年;
主持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师范生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2010年;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5FJK001)(第1人),2015年;
参与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转型中的专业改造研究”(项目编号:2015N001)(第1人),2015年;
参与国家教师教育共享课程《教育哲学》,1/3,2013年;
参与国家教师教育共享课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3/7,2013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高等学校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研究”(项目编号:13JHQ046)(第1人),2013年;
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国家一般课题“教育学的专业改造与学科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AA100013)(第9人),2010年;
参与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中国西部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满意度调查与政策效能及政策调控研究”(项目编号:10SZYB28)(第2人),2010年;
参与陕西师范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加强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的教育学的专业改造”(第2人)(项目编号:ZDXMZYJS038),2010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第3人)(项目编号:09YJC880066),2009年;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国公立高等学校贷款问题的法理研究”(第3人)(项目编号:09YJA880082),2009年;
参加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学校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第3人)(项目编号:SGH0902188),2009年;
参加西安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安市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第3人)(项目编号:09ZX35),2009年;
参加西安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安市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第3人)(项目编号:09ZX40),2009年;
参加陕西师范大学校级项目“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与未来展望”(第1人),2009年;
参加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方式研究”(项目编号:07K005Z),2007年;
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建构主义哲学文化与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2005年。
主要研究成果
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有效途径,1/2《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中国教育政策学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3/3《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
教育需要的个体发生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2期;
高等学校教学学术的价值意蕴及其制度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
学生生长的困境反思与现实重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
“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 1/2,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学校教育价值危机的凸显及超越——基于对“读书无用论”的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3期;
人的教育需要:困境及其超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2年第4期;
德性与“德性需要”的实现,《人文杂志》,2012年第5期;
基于导学案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当代教师教育》,2012年第3期;
学术权力本位视域下的大学内涵式发展, 1/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教育需要论,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从人的需要的视角反思教育——论“教育需要”的内涵及其研究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8期;
高师院校中个性化教师教育培育与成长的机制 ,《内蒙古师大学报》(教科版),2011年第7期;
以公平促效率:普通高中教育政策的价值意蕴与诉求,《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3期;
事实与可能:学生需要与成人的教育需要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
中国百年教师教育政策的演变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1年第4期;
论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8期;
教育在回归和超越学生的“生活方式”中行进,《当代教师教育》,2010年6期。
困境与超越:消费主义的滥觞与大学生的消费样态,《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第6期;
因材施教:困境及其超越,《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
参译《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年版;
参编《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课程与教学思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能的思考,《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第1期;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是与非——基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教师教育的主体性提升功能,《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
学生的主体性文化:教育存在的生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2期;
学生生命的“被控制性”和“无限可能性”,《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3期;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思,《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弗莱雷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构建体现生命关照的农村教育,《教育参考》2004年第9期;
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主体性,《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获得的教学和科研表彰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哲学主讲教师;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共教育学主讲教师;
省级教育学教学团队成员;
“陕西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08年;
人的教育需要:困境及超越,2015年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批号JXT31);
教育需要论,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批号:JY19);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反思,2009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批号:09J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