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学校首页
张宝辉
学历/学位:
职务/职称:教授
电 话:
邮 箱:
基本资料
张宝辉, 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曲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科学教育学会理事会(ICASE)新当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硕士(1994),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哲学博士(教育学,2003)。曾经在美国和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学习、工作和生活十二年。出国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1994-1999)。2011年回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绿色通道”引进,三级教授),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兼职导师。2014年经全球招聘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开始了在陕西师范大学的工作。
已经与合作者发表SSCI期刊文章15篇,CSSCI文章26篇,英文学术专著1部,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中英文各1部、参与主编SSCI期刊 (JOSET, 2014) 特刊一份、还参与主编了另外一份英文学术期刊 (REPTL, 2014) 特刊。曾经在十八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学术会议和邀请访问报告过自己和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曾经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苏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大学做过博士论文外审评委。为约旦大学(University of Jordan)、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暨南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和副教授职称晋级做过外审评委。张宝辉教授2002-2011年的教育科研工作在《亚太教育研究者》(英文,SSCI)期刊2014年一篇关于科研影响力的文章中得到肯定。在亚太地区学习与教学方面十年里被分析的1136篇高水平英文期刊文章的1780作者中,张宝辉教授在作者中心度(Centrality)项目上排名第八。
张宝辉教授1989年开始教授高中化学。从1991年开始,他的教学就一直围绕(科学)教师教育、科学教学方法,后来延伸到技术支持的科学教学与科学学习。可以用中、英文讲授从博士到本科生的一些教育类课程。从新加坡到中国,他指导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访问学者、硕士和本科生分别来自美国、新加坡、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荷兰、也门、巴基斯坦和中国。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集中在教育技术、科学教育和学习科学的交叉领域。在新加坡工作时,他作为第一负责人(PI)或者合作负责人(Co-PI)获得的各种国家级和大学的研究经费合人民币一千多万元。教育研究主要围绕如何设计技术融合的科学教学创新(例如模型和可视化技术融合的探究性(科学)学习模式(iMVT)与无缝学习(Seamless Learning)教学创新模式)并在中小学或大学的常规课堂实施、完善并做到可持续和可扩展。回国后主要关注未来教师教育者的职业发展、教育研究规范和方法论、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等研究题目。运用学习科学设计研究方法论建设了学习科学及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系列双语课程以变革教师教育。在无障碍学习技术(Barrier-free Technology)支持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方面在逐步积累经验。张宝辉教授的更多信息及发表的学术作品请参见他的团队网页:http://zhangbaohui.snnu.edu.cn。
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科学教育、学习科学、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方法等。
个人履历
☆ 1985.9-1989.7 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 本科。 指导教师王佐书教授。
☆ 1989.9-1991.7 黑龙江双城市兆麟中学,高中化学教师。
☆ 1991.9-1994.7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刘知新教授。
☆ 1994.9-1995.7 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宣传部长并负责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
☆ 1995.9-1999.7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讲师。
☆ 1999.9-2003.10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及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导师为约瑟夫克瑞柴科(Joseph Krajcik)教授
☆ 2003.10-2004.9 美国匹兹堡大学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后。
☆ 2004.9-2005.7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副研究员。
☆ 2005.7-2011.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学习科学研究所(LearningSciences Lab) 教育研究人员。
☆ 2011.5—2014.3 中国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绿色通道”引进,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4.1—2015.4 中国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曲江学者”特聘教授。
☆ 2015.5-现在 中国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曲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国际科学教育学会理事会(ICASE)新当选主席(2017-现在)。
张宝辉教授曾经担任国际科学教育协会理事会(ICASE)科研与发表委员会主席(2014-2018),兼任其旗舰学术刊物《科学教育国际》(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的主编、科学教育领域最大的研究者学会--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 (NARST) 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联合主任(Co-Chair,2011-2012)、国际教育研究领域发展最快的研究者群体--国际学习科学研究会(ISLS)学习科学会员委员会及学习科学博士/硕士项目联盟(NAPLES)建设委员会委员(2011-现在)。回国后,张宝辉教授连续两届(2013、2017)当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教育技术与方法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习科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2013-2017)。2012年10月,张宝辉教授牵头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与南京大学承办的国际科学教育研讨会(ICSE2012,Nanjing,China)。2014年当选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2014年11月,张宝辉教授牵头召开了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无障碍学习技术支持的学习研讨会(IFAT2014,Xian,China)。2015年,张宝辉教授接受教育部邀请作为专家组长参加了《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审定工作。
张宝辉教授正在或者曾经担任过十几个英文期刊(例如Inter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SCI 期刊)和中文期刊(例如《开放教育研究》,CSSCI期刊)的主编、副主编、编委会委员会委员或者评审委员。
承担的科研项目
(一)教学研究课题 [过去5年]
☆ 陕西省级人才优秀教育学人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项目(2014年立项)
☆ 陕西省教育研究方法论教学团队建设项目(2014年立项)
☆ 江苏省研究生双语授课教学试点项目:《双语学习科学课程开发》(2011年立项)
(二)科学研究课题 [过去5年]
☆ [中文译名](第一负责人)未来学校项目:初中科学合作探究及模型和可视化学习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实施,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NRF)项目,约合375万人民币(2009-2013)
☆ [中文译名](第一负责人)保持和扩展模型和可视化技术融合的探究性科学学习实践--第二期 (MVT II) 新加坡教育部/国立教育学院项目,约合125万人民币(2009-2010)
☆ [中文译名](合作负责人)新加坡学校移动计算技术支持的无缝学习环境构建及可持续性学习研究,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NRF) 项目,约合500万人民币(2008-2011)
☆ [中文译名](第一负责人)计算机模型建构与可视化软件支持的探究活动及科学学习(理、 化、生) ( MVT ) 新加坡教育部/国立教育学院项目,约合100万人民币(2007-2009)
☆ (教育类子项目负责人) “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 教育部重大课题(11JDXF001) (项目总负责人,叶继元教授),1.5/48万人币 (2012-2014)
☆ (合作负责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小学科学教材难易程度的国际比较(项目总负责人,胡卫平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AHA120008) 20万元人民币 (2012-2014)
☆ (负责人)南京大学“绿色通道”引进人才启动经费,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 (012222631001),20万元人民币(2011-2014)
☆ (前期负责人)南京市栖霞区数字化学习合作研究项目,南京市栖霞区政府,22万元人民币(2013-2014)
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作及著作章节 [过去5年]
☆ Zhang, B. H., Peng, S., Zhang, Y., Cao, Q., & Han, Q. (Eds.). (2014). (In Chinese) Proceeding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ducation (Nanjing, China) :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 Zhang, B. H., Fulmer, G., Liu, X., Wei, B., & Hu, W. (Eds.). (2014). Proceeding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ducation (Nanjing, China) : Springer
☆ Liu, X., & Zhang*, B. H. (Editors). (2013). Special Issue: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ducation (Nanjing, China) 2012,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SSCI]
☆ Lee, C.-S., Rodrigo, M. M. T. & Zhang, B. H. (Eds.) (2014). Situating Transfer through the Design of Adaptable Curricula, Methodologies, and Technologies. Special Issue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RPTEL).
☆ Zhang, B. H. (2013). Students’ Computer-based Modeling Practices and Their Changes: Classroom-based Research with Middle School Science Students: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 Gao, X., & Zhang*, B. H. (2013,In press). Chapter 2: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China preschool scientific education: the background,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 In X. Liu & L. Liang (Eds.),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na: Policy, Practice, and Research, Springer.
☆ Looi, C.K., So, H-J., Chen, W., Zhang, B. H., Wong, L-H. & Seow, P. (2011). Seamless Learning. In Norbert, S. (Ed.), Encyclopedia of the Sciences of Learning (pp. --). Munich: Springer.
☆ Liu, Z.* (2010). Personal reflection on the evolvement of secondary school Theories in Chemist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 In Y. J. Lee (Ed.),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Asia. (71-88),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Sun Daner and I are the translators and editors for the book chapter and Zhang, B. H.* i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for the English chapter.]
(二)论文 [过去5年的部分论文, *表明本人是通讯作者]
☆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ransforming Primary Science L earning via a Mobilized Curriculum, Computers & Education,2010, 5 5(4), 1504-1523. Zhang, B.H., Looi,C-K., Seow, P., Chia, G., Wong, L-H, Chen,W, So,H.,Norris, C. & Soloway, E.,2010 SCI ,SSCI
☆ 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研究——以N大学“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课程为例. 《开放教育研究》, 2014.4:53-65. 曹俏俏, 张宝辉*, 梁乐明, CSSCI
☆ 学生作为课程共同设计者--基于“学习科学导论”研究生双语课程的设计研究. 《开放教育研究》, 2013,06:51-61. 曹俏俏, 张宝辉,刘永贵,梁乐明. 2013,CSSCI
☆ 1:1 Mobile Inquiry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Primary Science Students: A Study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1, 27(3), 269–287. Looi, C.-K., Zhang, B. H., Chen, W., Seow, P., Chia, G., Norris, C., et al. SSCI
☆ Alignment between the physics content standard and standardized test: A comparison among US-NY, Singapore, and China-Jiangsu. Science Education 2009,93(5), 777-797, Liu, X., Zhang, B. H., Liang, L., Fulmer, G., Kim, B., & Yuan, H , 2009 SSCI
☆ To guide or not to guide: Issues in the sequencing of pedagogical structure in computational model-based learn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2013,Online) Jacobson, M. J., Kim, B., Pathak, S., & Zhang, B. H., SSCI
☆ Understanding Mobile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12,28(4), 366-378,Li, S., Looi, C.-K., Chen W., & Zhang, B. H, SSCI
☆ Learning the physics of electricity: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llaborative processes involved in productive failure. ijCSCL,2011, 6(1), 57-73 . Pathak, S. A., Kim, B., Jacobson, M. J., & Zhang, B. H, SSCI
☆ Leveraging Mobile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Seamless Learning: A Research Agenda.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0, 41(2), 154-169. Looi, C. K., Seow, P., Zhang, B. H., So, H.J., Chen W., & Wong, L.H., SSCI
☆ Anatomy of a mobilized lesson: Learning My Way. Computers & Education,2009, 53(4), 1120-1132. Looi, C. K., Wong, L.H., So, H., Seow, P., Toh, Y., Norris, C., Soloway, E., Chen, W., & Zhang, B. H., SCI SSCI
☆ Evaluating online solutions for experiential support of distance teachers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09,25(2), 114–125. Gu, X., Zhang, B. H., & Lin, X., SSCI
☆ 学习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访国际著名学习科学学者詹妮特•科洛德纳教授.《开放教育研究》, 2013,03:4-10. 张宝辉, 梁乐明, 曹俏俏, CSSCI
☆ 环境教学中挑战型体验式无缝学习的设计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 2013,10:128-135. 张宝辉, Peter Seow,张金磊, CSSCI
☆ 计算机建模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13,04:103-109. 张宝辉,张金磊,黄龙翔,CSSCI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远程教育杂志》, 2012,04:46-5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张宝辉教授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他的个人网页:/snnu/mu_zhangbao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