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地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都西安,建校于1944年,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70多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已建成学科门类齐全、培养层次完备、以教师教育和人文社科研究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71个本科专业,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学校丰厚底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一、历史沿革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编辑学。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陕西师范大学就召开全国最早的编辑学学术会议,并随后出版编辑学著作。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立编辑学研究室,1993年获批新闻学本科专业,1994年开始在中文系招收新闻学本科生,1997年成立新闻出版研究所。2000年6月,学校整合校内新闻系、电化教育系、编辑学研究室和电教影视中心等资源,联合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西北地区首家以学院建制的大学传媒教育机构。2003年获批新闻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2006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2006年获批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2007年获批自主设置的文艺与文化传播学博士点(同时获批二级硕士点),2010年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2011年获批电影学硕士点、戏剧戏曲学硕士点,2011年8月获批戏剧与影视学一级硕士点,2014年获批出版专业硕士点,2015年获批广播电视艺术专业硕士点,2021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学院第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也是西北首家通过差额评审产生的新闻学博士点,标志着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22年6月,学院共有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学院成为西北地区首家自主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且硕士学位点最多的大学二级学院。
2014年12月1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师范大学签订了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学院正在以部校共建为机遇,努力提升学院办学水平,为陕西乃至全国新闻传播及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办学特色
建院20多年来,学院发挥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历史文化优势和陕西师范大学的人文社科优势,在党政、学界、媒体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在全院教职工的艰苦奋斗下,逐步形成以下办学思路与特色。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铸魂育人,将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效;
——坚持凸现传媒类学科作为社会发展特色学科的优势,挖掘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潜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
——坚持文理艺多学科融合,凝练主流学科方向、地缘学科方向和新兴学科方向,着力建设具有西部特色、时代底色和需求本色的学科体系;
——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真正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坚持国际化进程,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努力与国际接轨,拓宽“走出去、请进来”的渠道,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努力创造团结、奋进、和谐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学院文化。
三、学科设置
学院学科设置较为齐全,覆盖面广,形成了文理艺相结合、学术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学院在新闻系、编辑出版系、广播电影电视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和网络与新媒体系五个本科教学系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布局,目前建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2个硕士一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出版、戏剧与影视)。在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于2007年、2012年自主设置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文艺与文化传播”和“媒介与社会变迁”,2021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不仅培养了高级传媒人才,还造就了一批博士生导师,为学院的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新闻传播学位列全国第17位,属于B档。
四、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人。同时,学院着力打造学界和业界相结合的人才队伍,从央媒陕西分设机构、陕西日报社、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等相关媒体机构遴选、聘任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3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和外聘导师,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整体提升学院的实务教学水平。此外,学院双聘院士1位(多语种信息处理专家、新疆大学吾守尔·斯拉木院士),特聘教授5位。
学院师资队伍跨文、理、艺三个学科门类,已经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学缘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师资队伍中有宝钢优秀教师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1人,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1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化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位,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人,省级百青艺术家2人,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1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副会长1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人,陕西省传播学会副会长1人,陕西省青年新媒体协会会长1人,陕西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1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
五、教学平台
学院建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级各类软硬件平台,为学院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学院在学校支持下,已建成国内一流的硬件环境,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的“数字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设施较齐全的传媒实验室群落之一。该中心于2007年获批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到目前为止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9年学院融媒体中心获批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年学院与校内相关单位共同申报获批教育部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07年,新闻学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2014年,新闻学获批陕西省唯一的同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5年,开办卓越新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2019年,新闻学荣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播音与主持艺术、编辑出版学两个专业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1年,广播电视编导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在教育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中,学院于2007年获批播音与主持艺术跨学科培养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实验区先后承担了兰州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西部民族人才委托培养工作。
学院搭建了多层次有机协调的人才培养平台,这些平台横跨国家、省市、学校、学院四级体系。其中国家级平台3个,分别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平台15个,包括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省级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动漫教育基地1个。校级平台2个,包括新闻卓越人才创新班1个、播音与主持卓越人才创新班1个。
六、思政教育
学院强化全浸入式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和立德树人理念,构建知识·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成效卓著。2015年,“传媒专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评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新闻系教职工党支部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双创”样板建设支部,一年后通过验收。2017年,学院党委报送的“新闻系教工党支部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入选教工党支部工作案例类优秀作品(全国共计15件),获得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表彰。2018年,学院党委报送的“从师大校园的一颗玉兰树说起——谈谈中共延安时期的对外传播”入选教工党支部微党课优秀作品,获得教育部组织的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表彰。2019年,“深度贫困地区扶贫策略宣传推广路径调研服务队”获评团中央全国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陕西省“万名学子扶千村”暑期实践优秀团队。2020年,在第一批全省高校团建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中,新闻专业2017级卓越新闻人才创新班团支部入选“全省高校团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学院申报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模式的重构与实践》荣获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2020年度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22年,学院报送的《赓续红色血脉记录时代风云——“走进红色新闻的历史现场”社会实践活动》被评为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这是学院首次荣获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
七、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长安与丝路文化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市级)、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学术平台优势。为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在学校支持下,充分发挥传播学科优势,整合学校人文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力量,成立了“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传播智慧港。学院正在利用这些学科平台优势,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引领学院学科特色发展。2021年,我院新增2个国家级实验室:由学校“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传播智慧港组织策划,学院牵头负责,整合学校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工作站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力量,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等四家企业和高校共同组建的“西部多语种文化资源智慧出版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同年,我院与计算机学院联合申报的“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入选第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学院先后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电影电视研究中心、中国西部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识媒体研究所、中国城市传播研究中心、西部数字出版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舆情监测与分析研究中心、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口语传播研究中心、丝路虚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
学院已经成为西部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学术界业界产生了积极影响。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是中华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是红色革命圣地,是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和人文交流基地。这些资源正是学院学科的依托,学院将基于中国问题的新闻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延伸到红色新闻史、乡村传播和西北文化传播等诸多领域,成果丰硕。2015年以来,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计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25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66项;荣获省社科奖1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厅局级和学会奖2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与)1项;发表权威论文70余篇,其中新闻传播类四大权威期刊论文35篇,权威出版社出版著作25本,教材7部。特别是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计划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立项经费4868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868万元,项目成果在科技部门户网站多次重点推介。
八、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生1178人,其中本科生733人(含第二学位),硕士研究生402人,博士研究生33人,留学生10名。学院结合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和当前媒体变局,在稳定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狠抓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修订和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法和举措。
近年来,学院开办“卓越新闻人才实验班”和“卓越播音与主持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院通过优质资源投放,如本科生导师制、读书会、假期大见习、研究课题等,加强学生理解民情、国情和世情,提高专业能力,积极开展在融媒体环境中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年10月27日在“传媒教育”专版发表通讯作品《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秉持卓越目标 培养全能新闻人才》,进行了特别的报道。2022年9月,《中国教育报》第8版整版刊登了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培根铸魂 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报道,介绍我院传媒人才培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学院连续十二年开展“晨读经典”等特色活动,并举办十二届“晨读经典大赛”,大大提升了传媒学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已形成品牌效应,受到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学院先后为社会各界培养人才5000余名。在校生和毕业生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 “全国三八红旗手” “央视挑战主持人年度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朗诵比赛二等奖、陕西省主持人大赛一等奖、国际纪录片中国选片赛金奖、“全国新闻学子论文大赛”一二三等奖等各类奖励500余项。毕业生分布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青报、新京报、上海文广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卫视、深圳卫视、山东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河南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人民网、环球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在西部地区的各主要媒体、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大多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学院已经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传媒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九、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对接社会需求的办学要求,依托丰厚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开展交流、合作和联合办学,走出一条开放办学的途径。学院先后与陕西电视台、华商报社、陕西新闻出版广电局、陕西省新华出版集团、西安市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西部电影集团、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单位合作,先后成立了“陕西电视台业务培训基地” “华商报社新闻培训基地” “陕西省报刊审读中心” “西安市委宣传部传媒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机构,为社会各界提供了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学院依托学科及各种平台优势,助力文化扶贫,发挥智库作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多份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及省领导批示,为地区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李震教授主持的大型文化纪录片《秦风》在央视播出,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近年来,在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实施“立足区位,凝练特色,精准发力,打造精品”发展策略,充分整合和优化学院资源,服务国家战略,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打造高水准研究团队,以期形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
(数据截止至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