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 About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学院 / 正文

管理学院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专访会(第五期)

来源:管理学院 作者:文|杜天宇 杜非 陈娇 崔亚星 张锦 王钰 图|杜天宇 杜非 陈娇 时间:2024-12-23 点击数:


12月10日,管理学院在中心校区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专访会(第五期)。本次活动采访了2023级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杜天宇、2023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杜非、2023级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娇。


杜天宇:勤奋耕耘,满载荣誉

杜天宇,师从刘冰教授、马自香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他曾参与导师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参加多次学术会议,撰写的The Influence of Team Reflexivity on Employee’s Feedback-seeking Behavior: Multi-level Perspective等多篇论文入选。他曾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团员等奖项与荣誉。同时,他积极参与研究生合唱比赛、安全短视频大赛等校园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

对于杜天宇来说,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科研领域的初学者,他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并谦逊地将其称为“笨方法”。他深知,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式,而对于初学者而言,迅速熟悉并掌握这些“传统套路”十分重要。

他的导师刘冰老师曾指出,“科研写作实质上类似于撰写八股文”,杜天宇认为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因为这并不是要求科研写作拘泥于八股文的固定形式,而是强调科研写作需要以大量的文献阅读为基础,尤其是顶尖期刊中的优秀论文。这种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不仅能帮助他掌握写作的逻辑与范式,还能让他学会如何运用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些观点。同时,这一过程也有助于积累一些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为未来的英文写作奠定基础。此外,他还建议大家学习一些逻辑学的相关知识,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研究生阶段,杜天宇与导师保持着频繁且密切的交流,而与恩师刘冰老师的一次对话更是令他印象深刻,这段对话发生在他刚入学时,当时杜天宇已经萌生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但对于是否继续参与学生工作有些犹豫。老师半开玩笑地问他:“你能做到每天的时间全部投入到科研中吗?”他坦诚回答:“当然不能。”老师随即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利用那些本就无法完全用于科研的时间去做学生工作呢?没有一个工作是需要永远百分百投入的,科研工作也不是单纯依靠时间的堆砌就能取得优异成果的。”这番话至今仍在激励着杜天宇,不断提醒他不要预设障碍,某些选择并非非此即彼,与其过度思虑,不如付诸实际,因为行动往往比空想更为有效。


二、杜非:明理求真,开拓创新

 

杜非,师从孟庆春教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应急决策。她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EI检索期刊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发表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的身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此外,她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她曾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东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管理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奖项与荣誉。

对于杜非而言,科研是一场不断探索的旅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撰写《Text-Based Measure of ESG Risk Exposure》论文时,她曾尝试用Word2vec模型构建ESG维度词典,通过语料库分析实现企业层面的ESG风险披露测度。尽管在数据处理和模型优化时遇到了诸多挑战,但是在导师和团队的帮助下,她逐步攻克了这些难题。通过这一过程中,她也体会到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密切的团队协作是科研成功的关键。此外,在专利研究中,杜非还参与设计了危化品运输车辆监控预警系统的多视图建模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在概念设计阶段实现回溯验证,她们有效降低了系统开发的风险与成本,这一过程也让她感受到跨学科融合带来的创新魅力。

作为一名研二的学生,杜非的科研生涯刚刚起步,但这这段时间的经历让她意识到科研的无限可能性,也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和探索的信心。未来,她将保持虚心求教的态度,努力提升自己,争取在科研道路上迈出更加扎实的步伐。

在杜非的研究生生活中,她非常庆幸能够加入价值共创团队和风险管理研究团队。团队中的每次研讨都为她带来了新的启发,让她受益匪浅。她特别感谢孟老师和包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研究思路的启发,还是具体问题的解决,他们总是耐心细致,帮助她开拓视野。同时,她也非常感谢团队中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他们的支持与帮助都让她感受到了科研大家庭的温暖。她认为这些珍贵的经历都将激励她在未来的学术征程中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三、陈娇:勤勉笃学,锐意进取

 

陈娇,师从谢磊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她曾在SSCI一区期刊上发表1篇影响因子为11.0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并参研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2项校级教改项目。她曾获国家奖学金,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星愿杯、提案大赛、安全短视频大赛等校园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

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陈娇逐渐意识到论文的选题往往比研究方法的选择更为关键。在她看来,一个出色的选题应当能够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要揭示研究的学术价值,更要凸显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者需要深入挖掘研究背后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将其与理论框架紧密结合,从而构建一个完整、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研究体系。她认为这样的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深度,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对于科研,陈娇还提到,讲好一个故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同样适用于工作之中。无论是项目申报、成果展示还是学术交流,一个生动的故事往往能够让我们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更加注重选题的独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对此,陈娇建议多阅读一些顶级期刊中的优秀论文,学习作者如何巧妙地“讲故事”,并努力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让自己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为解决实际问题贡献力量。

本科期间,陈娇对供应链研究接触较少,对相关模型与理论知之甚少,但当她踏入这一全新的领域后,导师和团队成员都给予了她极大的帮助。为了帮助她更快地掌握研究方法,谢老师安排了郭广涛师兄和张天懿师姐为她答疑解惑。每当她遇到问题时,师兄师姐们总是耐心讲解,从不敷衍。同门李心怡也时常帮助她解决困惑。在他们的帮助下,陈娇逐渐掌握了供应链领域的几个典型研究方法,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这段经历也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责任编辑:徐黎明 陈俊琛

上一条:管理学院举办“管研星航·...
下一条:管理学院开展“党建+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