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管理学院在中心校区举办“管研星航·新锋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专访会(第六期)。本次活动采访了2021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杜瑛瑛、2021级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斐、2022级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冯立莉。
一、杜瑛瑛:践履不息,精益求精
杜瑛瑛,师从王兴元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营销,致力于探索食品视觉信息线索对消费者食品属性评价及购买反应的影响。在读期间,她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的身份在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此外,她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等多项课题。
科研之路充满未知,但也正是这份未知,激励着杜瑛瑛不断提问、反思与成长。在博士期间,她的导师王兴元老师通过组会的方式培养了她批判性分析学术论文的能力,这对她的学术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组会上,她与同门们聚焦顶级期刊文章,深入研读。他们不仅精确提炼总结文章亮点,更以敏锐的洞察力挖掘文章潜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学术讨论模式极大地锻炼了她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她领悟到科研的核心不是盲目地接受已有的知识,而是敢于质疑,甚至推翻那些不合理的假设。这种批判性思维深刻影响了她的科研习惯。在设计实验和撰写论文时,她总是反复推敲研究假设、变量选择和方法的可行性,并从不同视角评估其合理性。虽然这种“不断推翻自我然后重来”的科研态度有时会让进展变得缓慢,但却保证了研究的严谨性与创新性。对于她而言,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学术能力,更是一种直面问题、追求真理的科研态度,这让杜瑛瑛在科研的道路上充满自信,并始终保持探索的激情。
杜瑛瑛十分感谢导师王兴元老师对她的指导和帮助。她提到,王兴元老师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进步,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生活。他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无论是研究进展还是未来规划,他总能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给予中肯的建议。在他的指导下,杜瑛瑛不仅提升了科研能力,还学到了很多生活中的智慧。杜瑛瑛还提到,师门的氛围也非常温馨与融洽。在学术上,大家乐于分享各自的研究心得,常常会碰撞出许多新的灵感;在生活中,大家像家人一样,彼此关心、相互支持。这种和谐的互动让她受益良多,也让她在科研道路上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二、郭斐:厚积薄发,求真立新
郭斐,师从李彬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微观企业财务行为。在读期间,她聚焦企业金融科技和供应链金融开展对其财务行为及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与企业财务领域学者合作,在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Emerging Markets Review、Economics & Politics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项。此外,她曾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奖项与荣誉。
郭斐认为,会计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入学之初,在导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她系统地学习了注册会计师课程,并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获得合格证书。这段学习经历不仅让她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改变了她在科研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显著提高了她在学术写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她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郭斐提到,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巧妙运用工具,是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在日常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她会使用Zotero与Obsidian的联动功能高效整理和分类文献,并利用标签和笔记功能记录重要观点与研究启发。同时,她也会定期总结和归纳近期阅读的文章,这不仅加深了她对领域前沿的了解,也为她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提供了灵感。这些工具的有效应用与良好习惯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郭斐的科研工作效率,也为她的学术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郭斐的学术生涯中,导师李彬老师一直是指引她不断前行的灯塔。从资本市场的小故事到财务报表的深度解读,从高效阅读论文的技巧到严谨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李老师以其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深深影响着她。在他的指导下,郭斐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学术领域探索真理,也汲取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
师门的伙伴们也是郭斐科研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数温暖与欢乐。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之余,他们经常相约进行聚餐、爬山、运动、分享养花的心得,还会围坐一起打麻将。这些日常小事不仅让她的生活充满乐趣,也让她在紧张的科研过程中找到了一份轻松与平衡。这些陪伴与欢笑,让师门成为了她心中一个温暖的家。
三、冯立莉:笃志前行,力图进取
冯立莉,师从徐凤增教授,研究方向为酒店顾客行为、乡村创业与可持续发展。博士在读期间,她在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等管理学期刊中发表英文论文4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6项课题。此外,她曾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奖项与荣誉。现担任2022级博士生班班长。
冯立莉分享了她的四点学习“诀窍”,这些方法让她在学术之路上不断成长与进步。第一点是找准明确的研究方向。明确的研究方向能让她更加专注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积累更多的知识,从而在论文选题和写作时更有效地评估研究的可行性。导师徐凤增老师也鼓励她定期阅读和整理研究领域顶级期刊的最新文献,并通过分享和讨论的方式加深理解,从而更好地与学术前沿接轨。第二点是积累丰富的实践经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冯立莉对论文中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感悟。在导师的带领下,她参与了酒店和乡村的调研,并有机会与研究对象面对面交流,这段经历加深了她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解。第三点是积极进行团队交流与合作。在学术过程中,冯立莉积极向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通过交流和分享不断优化自己的思路,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成为她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第四点是劳逸结合。日常学习之余,冯立莉会去户外散步、锻炼身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生活与学习的平衡,使她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冯立莉提到,“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是每个接触过徐凤增老师的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自从加入徐老师的团队,冯立莉收益良多。在学习上,徐老师会为每位学生制定清晰的发展路线,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帮助。他总是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将想法付诸实际。在导师的指导下,冯立莉不仅学会了独立思考,还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学术天地。在生活中,徐老师也十分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大家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身心的平衡。此外,每年他都会为每位团队成员寄送毕业纪念册,记录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徐老师带领的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在这里,冯立莉收获了宝贵的良师益友。
她们是学术征途上的闪耀星辰,照亮了前行的方向。让我们以她们为榜样,志存高远、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用奋斗书写青春,用行动铸就梦想!
长风万里,浩荡行之。至此,管理学院“管研星航·新锋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人物六期专访已全部落下帷幕。这一系列分享展示不仅彰显了学院优秀研究生的领航示范作用,展现出成长的无限可能性,更激励广大研究生找寻属于自己的研途航向,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乘风而行。
未来,“管研星航工程”系列活动将继续秉承初心,探索更丰富的品牌活动形式,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引领和陪伴学子们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