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厚植齐鲁文化沃土,在素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悠久办学历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虽为新式大学,但其课程设置仍具古典学术遗风,人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仍延续着经史子集之内容。1926年,省立山东大学初设中国哲学系。其后数十年,闻一多、赵纪彬、杨向奎、高亨、童书业等著名学者所标举的文史哲互通之治学理念,给山东大学的哲学研究和教学开辟了优良的学风和道统。
新中国建立后,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先生高度重视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亲自创办《文史哲》杂志,发表多篇哲学和哲学史论文,给全校师生讲授辩证唯物论和实践论,以及巴甫洛夫学说、哲学基础等课程,后又专设大学之哲学组,聘任蒋捷夫、章茂桐、葛懋春、庞朴、李平衡、臧乐源、郑可圃等学者,负责全校哲学教学工作,使新式哲学学科初具规模。
1960年3月,在成仿吾校长的精心筹划下,哲学专业正式建立,其专职教师发展到几十人。1977年,山东大学重新设置独立的哲学系,标志着哲学学科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悠悠四十余载矣,得改革开放之助力,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缘历史之际会,1986年9月,社会学专业从哲学系孕育而出。肇始之际,社会学学者们倍感初创之艰辛。稍后,哲学与社会学门户两立,比肩共进。1999年11月,两者合并,联手偕行,开启了共处同一学院的发展历程。哲学如悬空朗镋,透射出人在宇宙中之价值和人类自我发现、自我批判、自我超越之伟力;社会学犹济世方舟,载凡俗以通抵良善社会之彼岸。两者如朱雀之双翅,苍龙之两翼,共同托起一个生生不息、具有独特思想个性的精神生命。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哲学和社会学不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且以其自身的力量改变世界,这也体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
其后,在哲学和社会学专业的基础上,又演化出宗教学、社会工作和人类学三个新的学科专业。这一蜕变及五系并立之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学术思路的拓展和学者队伍的壮大,也是适应今日社会急剧变迁之需要的结果。宗教学专业以理性精神探究人类心灵世界,考察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源流,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众信仰和终极关怀;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培养职业社会工作师,倡导利他主义价值观和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关怀,致力于预防诸多社会问题、促使社会良性发展;人类学专业注重人类学理论和社会经济文化调查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应用技能,培养针对异文化研究的跨文化比较和批判视野,揭示异文化社会和人群的文化心理密码,造就新型文化使者和人类学专门人才。尽管学院不同专业各自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迥异,但各科学者相处甚洽,沟通和乐,表现出光风霁月、胸无宿物、厚纳他人的精神风貌,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学科研究和教学共同体。
目前,全院有专职教师111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39人,讲师(含助理研究员)25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6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2人,外籍或港澳台专职教师12人。拥有哲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哲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也是国家“强基计划”本、硕、博贯通培养专业。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即“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和“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为学院的科研、教学、学术队伍的壮大和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我院主办的《周易研究》《犹太研究》《中国诠释学》等学术期刊,跻身于国内一流刊物行列,赢得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学院与世界上十多个国家的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往,教师大多具备海外学习和研究经历,国际化水平空前提升。
现阶段,学院每年共招收本科生约130名、硕士研究生约100名、博士研究生约30名,并接收若干博士后进站学者。此外,学院还拓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工作,在助推全民终身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培养的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在内的数千名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今天,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织,学术与社会、理论与经验互动的张力下,学院将追随先贤遗训,秉承“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之精神,践行“爱智乐群,弘德修远”之理念,再接再厉,全面图强,扎实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使之尽快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水平,以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社会和民族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