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院博士后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博士后学术创新能力,2024年12月26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交叉创新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0116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协办,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梅强、傅永军教授、陈坚教授、宋全成教授、郭武教授、王丁教授、李海涛副教授,以及学院七位博士后参加了此次论坛。
开幕式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助理李海涛副教授主持。他首先依次介绍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博士后,简要说明了举办论坛的初衷。随后,党委书记梅强致辞,代表学院对出席此次论坛的各学科教授及博士后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强调,学院对博士后工作高度重视,今年加大了推进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首届博士后论坛的举办,标志着哲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领域在博士后层面上实现了交叉融合,对学科发展、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意义。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主任王丁教授主持第一场演讲。外国哲学专业祁伟博士后从现象学和诠释学相结合的视角,探讨了知觉经验如何关联实在世界并传递信息,并从麦克道尔关于知觉内容命题性和直观性的观点的转变导向康德的直观。中国哲学专业林立宁博士后突破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单一视角,立足于《易经》的整体观,将《易经》中孚卦的“信”与心理分析建立联系,不仅探索了自性化理论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根基,同时也是对创新性发展这一时代命题的回应。社会学专业李薇薇博士后传播学和社会学交叉角度,基于新冠肺炎期间济南某社区开展的社区互助实践,揭示了社区互助框架的关键类别和理论框架,并探讨了讨论了媒介中介化的视野方法及其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傅永军教授、陈坚教授、宋全成教授分别对上述三位发言者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
第二场演讲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傅永军教授主持。宗教学专业博士后阳娟按照历史脉络、文本的叙事结构,分别呈现出了从魏晋到隋唐各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老子神话从救世真君到护国圣祖形象的转变,及其背后政治逻辑与道教和王朝主流意识形态关系的根本性扭转。宗教学专业张允升博士后探讨了密教在印度宗教中的共性与特异性,通过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与境界论的四方架构模式,强调其通过继承、创新及与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的互动,依附、融汇于各个宗教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修行与思想体系。宗教学专业刘奕璇博士后研究从医疗实践视角探讨了中印瑜伽哲学之间的相似性和互通性,从哈达瑜伽导向道教的导引术,并指出了阴瑜伽对当代宗教医疗实践的启示意义。随后,郭武教授与陈坚教授从概念界定、叙事方式、问题意识等维度,对上述三位发言者的内容进行了点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思考路径与探索方向。
论坛闭幕环节,李海涛衷心感谢了各个专业的老师与博士后的积极参与,强调此次论坛不仅展现出了跨学科的融合价值,也是新文科建设的具体实践,将为各位博士后的学术研究开辟更加宽广的视野。在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文:刘致宁
图:江李鹏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