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新闻
哲社新闻
聂敏里教授做客古希腊哲学与中希文明互鉴•泰山讲座(第三回)

2024年12月13日上午9:00—11:00,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知新楼A座1721会议室举办“古希腊哲学与中希文明互鉴”泰山讲座(第三回)。本次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聂敏里教授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是《<理想国>中哲学家论证的内在结构和困难》。讲座由李章印教授主持,陈治国教授担任评论人。

聂敏里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在《理想国》第五卷中,在苏格拉底对格劳孔掀起的“第三个浪头”做了初次应对之后,柏拉图完成了他的“用词句在创造一个善的国家”的工作,并且表明了什么是正义和什么是一个正义的城邦。在此之后,他开启了一个新的论证,即“在什么情况下和在哪个方面我所描述的这些东西最可能接近实现”。也就是说,如何在现实中造就一个之前在词句中所描述的城邦。这是对格劳孔那个有关“这种政治制度怎样才能实现”的第三个浪头的正面回应。如柏拉图所说,这包括两项工作:一项是“找到一个国家治理得非常接近于我们所描写的那样”;另一项是“设法寻找和指出在现行的那些城邦法制中是什么具体缺点妨碍了他们,按照我们所描写的法制去治理它;有什么极少数的变动就可以导致他们所企求的符合我们建议的法律”。这个论证计划无疑支配了之后一直到整个第九卷的论证。但正是在这里,苏格拉底主动掀起了一个更高的浪头,即所谓的“那个最大的怪论之浪”,由此引入了《理想国》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论证,即“哲学家论证”。

《理想国》中围绕这一主题的论证无疑是为柏拉图在其中所勾勒的理想政治蓝图服务的,但却由于其主题的相对集中和特殊,构成了《理想国》全篇之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它从第五卷提出的“那个最大的怪论之浪”开始,一直到第七卷末尾才宣告结束。篇幅之大、论述之集中、主题之鲜明都属罕见。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曾经写过一部已经佚失的《论哲学》,那么《理想国》中以“哲学家”为主题的这一篇幅长达两卷半的论证可以说就是柏拉图的“论哲学”。其中有若干个主题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并且也广为学者们所讨论,例如日喻、线喻和洞喻,知识和意见的区分,从算术到辩证法的哲学家教育模式等。聂敏里教授的本次讲座力图对整个论证做一结构性的整体把握,梳理出其内在的结构层次,并对其中论证存在的理论困难做出评论。

在讲座过程中,聂敏里教授首先梳理了“哲学家论证”的整体结构,而后在柏拉图的语境中提出了“什么是哲学家”这个问题,进而讨论了哲学家所具有的美德,考察了哲学家为什么对城邦是无用的。最后,聂敏里教授阐明了(潜在的)哲学家败坏的原因以及培育哲学家的途径。基于这些讨论,聂敏里教授指出,在柏拉图有关哲学家的教育的论证中,我们也再次看到了现实城邦和理想城邦的分离与对立,这实际上也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分离与对立。只要设定了理念世界的绝对真实和可感世界的绝对虚假,那么,这种分离与对立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看到,它渗透在柏拉图的论证逻辑中,作为一道时隐时现的裂隙不断干扰着柏拉图的论证,使得他只能借助于言辞而非逻辑来遮盖它、回避它或淡化它。

在对柏拉图的哲学家论证做出上面的说明和分析之后,面对这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仅仅指出如下一点,即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实际上很简单,这就是始终从现实出发,不离开现实,推动现实自身的改善。在这里,没有丝毫超出现实的欲求和企图,而是让现实自身开展除旧布新的运动。就此而言,将现实看成完全消极负面的存在和离开现实的理想主义,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现实既不是僵死的东西,也并非任人抟塑的质料,它自身就在开展自我更新的运动。

在评论环节,陈治国教授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如何教育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尤其是把握了最高的善之理型或理念的哲学家——呢,还是把自己首先看作一个教育家,即着重培养能够有望把握善之理型或理念的哲学家的那种教育家?对此,聂敏里教授的基本观点是,这两重身份可以重合;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进行哲学教育。对此,陈治国教授也交流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此后,聂敏里教授还解答了听众提出的一些问题。

本次讲座持续2个多小时,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的数十位研究生前来参加讲座。在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本次泰山讲座圆满结束。

文:买买提依明

图:董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