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约翰·杜威曾说过:“我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我们是从对经验的反思中学习。”善于和勤于反思是有效持续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山东大学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且行且思,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改善教学过程,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学校特进行“行思相济,共享生命成长”优秀教学反思分享活动。
记海边的第一堂公开课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洪楼教堂的灯火渐入梦乡,即墨鳌山的晚霞习以为常,不知不觉客居青岛已三月有余,对环境从适应到习惯,对学生由陌生到熟悉,也在寒冬将至的时候迎来在海边的第一堂公开课。过去的一年,在济南讲过《狼》《木兰诗》《游山西村》,都是古诗文教学,似乎是有意在回避自己的短板,自知对散文的鉴赏力有限。但这次避无可避,面对牛汉《我的第一本书》,第一次尝试现代文教学的公开课,也是一次挑战吧。
《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版旧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主题与“人生”经历有关,五篇课文都是传记或回忆性散文等叙事性作品,与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相似,而与这一单元所对应的正是语文的特色项目式学习《亲人小传》。因此,本课采用了基于大单元的单篇教学模式,依照课标和教材,提取出该单元的大观念为“用他人的人生照见自己”,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即品析文本并迁移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体悟人生意义,感受世间真情,从他人的人生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散文,它在本单元的独特性在于,以“第一本书”这个物象为线索,回忆了关于这本书的难忘的人和事,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在设计教学时,遇到了两个难点,一是这篇随笔较长,所写的内容散,所蕴含情感复杂,在有限的40分钟如何以一条线索串起,重难点突出是关键;二是课文内容的时代与学生差距较远,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其苦难中的温情。
如何才能以巧妙的设计突破这两点?苦思冥想而不得。直到说课前夜,还没有定下思路。走在教学楼到公寓的那段幽暗的小路上,一刹那感觉,这条路与三号楼到宿舍的河边小路何其相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深夜里挑灯,孤独中求索……我继续反复阅读课文,以及几十篇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和教学设计,从刘宏业老师的设计中找寻到了灵感,思路豁然开朗。一堂课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围绕一个主问题,在一条线的牵引下,循序渐进,深入文本,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悟即可。
于是,我以“我的第一本书是本什么样的书”作为教学的导入和小结,首尾照应,从对问题前后回答的差异,即可见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入,也可以此为评价,实现教学评的一致。主问题设定为“我为何要写这样一本书”,围绕作者首段的解释——“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展开教学,重点品味父子亲情,结合学生《亲人小传》内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感悟“我的第一本书”承载的苦难生活。可见,语文课堂似乎也暗含数学逻辑,教学中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重点、难点、学生的生长点,而这些需要巧妙的线去串联,如此,一堂课的框架才能够架构起来。
整堂课上下来,思路清晰,中规中矩,但课堂气氛并不活跃。讲课过程中,当我抛出一个问题,无比期待见到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时,却只是看到零星的一两只慢慢伸出的胳膊。我也只能强装镇定,面露笑容,不断地分解问题,尝试引导,硬撑下这尴尬的场子。课下我想这堂课可能没有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性,学生参与课堂效果不好。可是在与听课老师交流后,他们感觉气氛虽然低沉些,但学生确实在引导下思考,回想几位被我揪起来的学生的精彩回答,好像也确实如此。由此,我想到学生的参与课堂,有身体的参与、思想的参与和心的参与,表面的参与和深度的参与,并非所有的课堂都要像演话剧一样,追求活泼的效果,有些课需要学生静下来思考,才能直达心灵深处。但在一些文本研读的细节之处,我的问题启发也确实不够明确,这还需要深度打磨。
我记起张萍老师跟我说的一句话,“一堂好课就像一篇好文章”,我的这堂课,文章的结构框架很严整,线索很清晰,不足的是“细节描写”。一堂课既要有骨架、有血肉,更要有灵魂,一个语文老师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对文学、对生活有自己的深切理解,且教且学,且活且悟吧!
2021年12月18日王英杰写于即墨鳌山卫
【文稿提供:语文组 审核:徐晓华、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