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导航菜单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为2024年新入职教师讲授思政课

作者:王聪儿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人力资源处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4年11月28日 14:50   阅读:1

新闻网讯 11月27日上午,2024年新入职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暨书记思政课在会议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胡金焱以“努力成为新时代优秀的高校教师”为题做专题讲授。校党委副书记胡钦晓主持活动。



胡金焱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对新入职教师加入青岛大学、成为青大人表示热烈欢迎。紧紧围绕“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重塑’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守护大学教师的职责与情怀”和“课程育人的‘五个一工程’”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勉励新入职教师快速适应高校教师角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高校教师。

以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切入点,胡金焱强调,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高校是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和成果转化地,高校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资源,学校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好老师、“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要做到厚植家国情怀、坚守教师天职、主动服务社会、赓续文化传承。

在谈到信息化时代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胡金焱指出,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互联网技术、网络资源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大大扩展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大大拓展大学的人才培养渠道、大大改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大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但同时也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形成了新挑战,必须做出改革性甚至是变革性响应和应对。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要求高校要强调全面育人和立德树人,要对本科人才培养极端重视,要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着力推动课程革命、课堂革命,打造“金课”,要大力推进专业现代化,打造“金专”。

在“‘重塑’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方面,胡金焱提出“七个重塑”。首先要重塑教育教学理念,牢记大学的基础教育是本科教育,切实落实以本为本。其次要重塑人才培养地位,落实“四个回归”,着力解决投入不足问题,让学生回归课堂,教师回归教学,学院回归人才培养,大学回归教育事业。三是要重塑专业培养体系,打造“金专”,强化“专业+”思维,形成“专业建在协同上,课程、课堂建在企业上,企业家站在讲台上,教师走进企业里” 的双向互动格局。四是要重塑人才培养计划 ,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强化融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更新的丰富的课程体系。五是要重塑教师体系,强化“专业教师+”意识,构建“教师群+导师群”,形成“教师+”体系,打造一支能够胜任学科、专业不断发展变革需要的教师队伍,推进协同育人。六是要重塑教学模式,打造“金课”,要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四个转变”,打造“新课堂”,让教师变成导演,让学生成为演员,教与学互动起来,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结合起来,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课堂的“立体化”“灵动化”。最后要重塑育人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可持续”,使其成为为创新驱动战略储备人才的教育,成为为未来产业培养“接招”人才的教育。

就如何“守护大学教师的职责与情怀”,胡金焱指出,大学教师的职责可归纳为“师才、师技、师艺、师德、师责、师爱”六个方面,教书是教师的天职,科研是教师的本份,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品德是教师的根基。他认为,大学教师的情怀应是对教师职业怀有兴趣与乐趣,有事业感与满足感,有爱心与责任心,有上心与精心,兼顾教书与育人,能做到深刻而不尖刻、辩证而不片面、理性而不随性、批判而不反叛、标新立异而不哗众取宠。

最后,就如何打造课程育人,胡金焱结合自身30余年从教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提出“五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热爱教学的教学团队、持之以恒建设一系列高水平教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致力一个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过程、打造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课后,新入职教师们纷纷表示,作为新青大人,将牢记高校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潜心教书育人,努力提升自我,为教育强国建设、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全体新入职教师120余人现场聆听了此次书记思政课。






责任编辑:杨伦     

< 上一篇:韩国东亚大学校长一行访问我校 下一篇:我校召开财务治理专题会议 >
欢迎关注青岛大学公众号
  •  

    电话:(86)-532-85951111

  •  

    传真:(86)-532-85953085

  •  

    校长信箱:xiaozhang@qdu.edu.cn

  •  

    书记信箱:shuji@qdu.edu.cn

  •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青岛大学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