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将“思政引领力”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有力支撑的背景下进行强调。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如何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凝聚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持续赋能,是思政课教师、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回答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党史+校史”融入思政课依托学校的厚重办学历史和积淀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统筹文化资源、丰富教学组织形式、转换教学主体、延伸教学载体、扩展教学路径等方式,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融通,实现“课堂”与“课外”的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参与式、行走式、沉浸式的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育人的“思政+”。
创新形式:在守正创新中厚植文化基因
作为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现代农业高等院校,为什么要在西北布局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学校为什么选址在杨陵?学校是如何建设的?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校史校情宣讲团依托三号教学楼以及校史馆等文化阵地,在行走式、沉浸式的体验中,通过讲述“那年那人那些事”,建构拓展“史”“事”“实”的三维教学空间,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思政课堂”。
资环学院环科国际2402班张茹涵感慨道:“学校长期扎根杨凌小镇办学,以追求卓越的品质创造了卓越的历史功勋,支撑了学校从筚路蓝缕筹创奠基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办学实践,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员,通过学习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了解学校发展史上的那些人,以及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激发了作为西农人的自豪感,也坚定了我们爱校兴校荣校的信心和决心。”
有效融入:在激活思政“活力”中提升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学校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守“为充实民生与国防”的办学初心,传承扎根精神,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诞生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名师大家,如“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的小麦育种学家赵洪璋院士、“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的土壤与水土保持学家朱显谟院士,“小麦条锈病研究创始人”李振岐院士……,创造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科研成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为引导更多的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知晓历史上的名师大家,校史校情宣讲团以新生入校、毕业生文明离校等为契机,不断激发校史校情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融入党团日活动、教育培训、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切实让校史校情教育融入日常、贯穿平常,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赋能变革: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破圈中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农业高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力量的集聚地、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地、创新区域发展的策源地,农业高校理应要切实承担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作用,同时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任务。要切实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好农业高校在科技知识方面的优势,讲好学校服务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故事。
校史校情宣讲团立足于校内的文化阵地,创新载体,通过向全校师生讲、向来校嘉宾讲、向中小学学生讲等方式,不断增强校史校情的覆盖面和辐射度,切实让校史校情在破圈中提质增效。
编辑:张晴
终审:李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