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看点 / School Dynamics

  • 3月7日,南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陆翔一行来校进行全国两会安保网络安全专项检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接待了检查组。施佺指出,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学校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保障和舆情监测工作,通过人防技防相结合方式保障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他希望信息化中心和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横向课题研究和人员培训工作方面深入开展合作。信息化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秦保军汇报了学校网络安全和舆情监测工作。陆翔表示,南通大学在网络安全和舆情监测方面工作细致,措施得当,信息系统资产清单清晰。对做好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他提出,要强化政治意识,严格执行网络
    2025-03-08
  • 3月7日上午,校党委人武部、继续教育学院赴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调研交流,就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站、“戎耀之家”、筹备组建退役军人教育学院等相关事项进行研讨。校党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朱城,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海斌参加调研会。朱城表示,通大作为南通地区综合类本科院校,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有责任、有义务为退役军人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服务。他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了解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将我校的专业办学优势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相结合,为退役军人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推进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努力为退役军人创造更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周海斌对我校长期以来支持南通
    2025-03-08
  • 3月6日下午,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校长马越雪夫访问我校。校党委副书记王卫东会见了来宾。王卫东对马越雪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来宾介绍了我校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加强与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的联系,推动我校赴日本攻读研究生项目取得新进展,为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注入新动力。马越雪夫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九州外国语学院在国际教育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来访旨在与我校探讨在学生交流、课程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机会,促进两校之间的友好交流与
    2025-03-07
  • 3月6日上午,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先后来到艺术学院(建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慰问学工团队,并向全体女性辅导员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吉明明充分肯定了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各学院学工队伍朝气蓬勃,学生工作成果显著,展现出我校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中,女性辅导员以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育人篇章,彰显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强调,辅导员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坚力量,面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新特点,辅导员要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创
    2025-03-07
  • 3月5日,江苏省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团团长郭坚一行来我校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出席座谈会。徐骏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和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他期待以此次调研互动交流为契机,充分发挥南京科技镇长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人才培养定制化、技术攻关精准化以及成果转化高效化等维度寻求合作切入点,利用我校的学科资源优势,通过常态化对接机制追求互信双赢,为后续构建更紧密的产学研协同体系奠定基础,携手为南通市和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积蓄有效势能与潜能。郭坚介绍了南京市江北新区各产业发展情况。双方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展开交流,并围绕双向需求对接与资源
    2025-03-07
  • 3月5日,机械工程学院赴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开展融合党建品牌建设活动,与政府、企业开展党建联合体共建,为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在“红芯智链”党建联合体签约仪式上,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兴仁镇党委、四方科技集团党委和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机关四支部正式签约,共同搭建党建共建新平台,发挥各方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科技共研,助力区域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福豹在活动上发言,表示学院将依托自身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及高端装备研发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深度对接,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他希望通过党建共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
    2025-03-07
  • 我是来自公共卫生学院预防213班的李佳悦。今年,我有幸获得2023—202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让我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决心愈发坚定。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段满溢着温暖与成长的逐光之旅。梦想启航:志愿萌芽绽微光2021年金秋十月,我背上行囊,来到了江海之滨的南通,就此开启了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述的南通“莫文隋”原型汤淳渊老先生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那句“别人有困难,我就要帮助他”,宛如一颗饱含善意的种子,深深埋入我的心田,从此,志愿服务的萌芽便在心底
  • 首次发现大脑以外的肿瘤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功能性连接,研究证明了胃癌细胞与感觉神经元之间存在功能性神经元回路,为胃癌治疗领域带来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2月19日,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支小飞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ociceptive neurons promote gastric tumour progression via a CGRP–RAMP1 axis》(感觉神经元通过CGRP-RAMP1轴促进胃癌进展)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是南通大学、南通地区首次以唯一第一作者在CNS正刊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型论文。“85后”青年医生支小飞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为学校医学学科的发
  • 江风海韵,不忘先贤;教泽传承,砥砺奋进。今年,我校迎来了合并组建20周年。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薪火相传。合并组建以来,学校始终秉承先校长张謇“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扎根江海大地,优化学科建设,大力培养人才,助力地方发展,阔步迈向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12名两院院士,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成功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承担南通市产学研项目约四成,平均每年有2000多名毕业生留通创业就业……正是与南通这座城市融合发展、创新协同中,我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众望所归,追求合并的最大值大学是所在地方的一张“名片”,既代
  • 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在《2024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第100位;累计为地方培养了2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涌现出12名两院院士……作为江苏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始终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和“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扎根江海大地,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将人才、科技等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增强学科人才队伍与城市智力资源的耦合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者。锚定“育人之要” 人才培养向新而
  • 实施尊师重才战略、筑原造峰战略、改革驱动战略、开放融合战略、文化引领战略“五大战略”,推进“培根铸魂行动”“科技攀升行动”“文科振兴行动”“开放拓展行动”“文化赋能行动”等“十大行动”,南通大学第四次党代会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新征程。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学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笃实的行动、更加卓越的精神,扎实走好改革创新之路、内涵发展之路、校地融合之路。固本培元 理论武装提效能“每个工作日,辅导员、专业教师轮班深入学生社区,送教、送学、送服务,护航学生成长。”在南通大学,10个已经建成投用的“一站
  • “我为自己能参与‘智慧天网’卫星通信创新工程感到荣幸和自豪!”看到所在的“追星通信”团队研发的面向“智慧天网”地面应用示范系统方案成功应用于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工程223班周艳平受到极大鼓舞,“我将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课题,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围绕通信及其相关算法开展深入研究,为卫星互联和天地一体通信发展赋能添力。”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将“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发展脉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完善育人体系,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推动人才培养向“优质”“高质”“新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