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党代会精神•大家谈|祁小峰:“六大工程”“三项保障”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1232
分享

阅读次数:1232发布时间:2023-10-18 08:40来源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合署) 责任编辑:陈虹

六大工程”“三项保障” 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祁小峰 

校第四次党代会全面开启了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吹响了谱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以更高目标开展国际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形成上下一心、协同合作的国际开放格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深做实,全领域、多方位、系统化扩大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外交思想和教育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下一步推进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主要改革创新思路和举措是:围绕一个目标,建设六大工程,完善三项保障。

围绕“一个目标”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目标就是为了促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国内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指标,坚持积极主动、共建共赢、做强自己的发展方针,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内涵建设,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建设“六大工程”

一是立足国家和区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施全球合作伙伴推动工程。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一流大学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构建深度互动的国际合作网络和运作稳定的国际交流布局。

二是激发学院国际化办学活力,实施“一院一品”国际合作工程。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与海外合作高校实施具体的合作项目或联合成立科研中心、实验室等,即“一院一项目”或“一院一中心”,开展实质性合作,力争二级学院国际合作覆盖面100%。

三是坚持“走出去”发展,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工程。与世界知名大学积极构建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多选择的人才培养平台。联动学院,依托优势特色专业探索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强化合作办学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支撑。服务国家大局,助推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培养国际组织后备人才,提升学生胜任力,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四是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新高地,实施国际化师资引育工程。围绕学科高峰和学科高地,引进高水平海外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鼓励支持优势学科申报“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等国家、省级平台类引智项目,培育建设校级外专引智平台。逐步提高专业外籍教师的比例。加大青年教师公派出国境选派和资助力度。

五是做强科研合作创新,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推进工程。加大对校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孵化产出。鼓励、支持优势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与世界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跨国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联合科研平台。实施“国际综合影响力提升计划”,积极承办高水平学科专业领域国际联盟年会及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校国际声誉与影响力。每年推进建设若干个校级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学科专业国际联盟,资助10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六是坚持纵深发展,实施“留学通大”品牌建设工程。独立设置来华留学生教育归口管理部门,优化生源结构,重点拓展博士、硕士专业和学历生规模。改革来华留学生管理体制,建立来华留学专职辅导员队伍,推动中外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推进国际化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力争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促进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完善三项保障

一是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体制制度,加快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把国际合作与交流纳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的全局加以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创建大外事工作格局。联动院系、教授,形成“学校引导、学院主导、师生核心、项目支撑、多极发展”的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国际交流经费和硬件支撑,大力支持国际化工作。逐步健全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多层次国际交流资助体系,确保六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完善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规划,扩大国际交流影响力。传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建设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校园文化,在教学、宿舍、科研实验室和办公服务场地等规划建设中融入国际化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国际化水平。

凝心聚力向前看,接续奋斗迎辉煌。展望未来,我校国际化工作将带着新的目标和使命,锐意进取、创新图强,从顶层设计到深耕细作,将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大举措,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助推学校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