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大学哲学学院   

比利时根特大学Bart Dessein教授讲座回顾:《论大乘佛教的起源与本质》

发布者:辛香英发布时间:2024-04-22浏览次数:482


 14日,应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教授邀请,欧洲皇家汉学会前主席、比利时根特大学东方语言与文化系巴得胜(Bart Dessein)教授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题为“论大乘佛教的起源与本质”的学术讲座,哲学系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洪修平教授主持。

在讲座中,巴得胜教授根据大小乘佛教及二者经典的区别,以及南传、北传文献中的不同记载,对大乘佛教的起源与本质做了分析。

巴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对于第一次部派分裂的原因,分别有“五事说”与“十事说”两种不同的记载。根据北传佛教文献,导致部派根本分裂的是“大天五事”,即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一百年左右,大天比丘对阿罗汉的行为提出了五点主张,导致从上座部分裂出了大众部,而大天比丘就是大众部的始祖。但是,根据南传佛教文献的记载,导致这次部派的根本分裂是由于两派僧众对“十项戒律革新”是否合法的不同意见,分裂的结果是从大众部中分裂出了多闻部。

大众部是早期部派佛教的派别之一,也是大乘佛教的起源。上座部一般指南传佛教。大众部跟上座部一样都是发源于北方,大众部第一个分派也是向南传播的,因此巴教授认为将南传佛教完全等同于小乘佛教是不准确的。

巴教授指出,因为释迦牟尼生活在北方,后来他的学说由弟子们传到其它地方,所以会出现差异。大乘、小乘佛教经典的一大差异,就在于小乘佛教的经典很多都难读难懂,因为这些经典产生的条件是由佛陀弟子耳闻佛陀说法后凭记忆记录下来的,而大乘的佛经则很难像小乘佛经一样通过记忆口耳相传,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大乘经典往往被认为不是佛陀的原话而是由弟子们总结而来。

通过对《三论玄义检幽集》的分析,巴教授认为多闻部其实也是听闻了释迦牟尼的佛法,因此大乘佛教的来源也是释迦牟尼本人。多闻部部主是得阿罗汉果的祠皮衣,这一部派主张有真谛与俗谛的差异,把佛的说法言教分为世间、出世间二种。

巴教授根据《异部宗轮论》《十八部论》《部执异论》等经典,分析了小乘、大乘佛教的区别以及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又名声闻乘,最终得罗汉果位,而“声闻”即是得罗汉果位的佛弟子。因此,上座部认为阿罗汉的果位等同于佛陀,是断尽烦恼的,不会退转的。但大天比丘贬斥阿罗汉是有漏的、不圆满的,质疑阿罗汉是否真的得到了佛的觉悟。小乘佛教认为只能自悟,不能依靠他者得觉悟,而大乘佛教认为出世间的菩萨可以帮助众生得到觉悟,比如在中国广受崇拜的观音菩萨,佛陀的形象也被逐渐神化,被认为是法力无边、广度众生的。大乘佛教又叫菩萨乘佛教,也是因为从罗汉果位到菩萨果位这一从低到高的发展。

最后,巴教授指出,佛教经典从小乘的口头传播到大乘的文本书写,这种流传形式的转变,也体现了佛经书写对后世佛教传播的影响。

洪修平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他首先指出,巴教授的讲座与我们国内学术讲座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他并不是给定一个观点,而是向大家呈现几种不同的观点,从而引发大家的讨论和思考。洪修平教授接着补充道,依照佛教史的普遍说法,大乘经典在公元前后才出现,也就是部派佛教后期,即大乘经典开始流行之时,佛教内部对于新兴的大乘佛教思想产生了论诤,因此有“大乘非佛说”的说法。中国的佛教信众从前多是从信仰的角度认为大乘经典是“佛所说”,但近些年也有部分学者试图从文献和考古的角度来证明大乘经典也是由佛陀所说并流传下来,只是篇幅更大、成文较晚。洪修平教授认为,巴教授在讲座中提出的几个观点是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大乘佛教的起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并做出新的思考和进一步的研究。

讲座最后,巴得胜教授回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


供稿:陈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