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29 浏览次数:407
应我院王孝磊教授邀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林寿发教授于3月27日来我院进行学术访问,并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An Appalachian-style multi-terrane accretion/collision model for the assembly of South China”的报告。
报告中,林寿发教授首先介绍了近些年他对加拿大Appalachian造山带的研究成果,重点指出了Appalachian造山带的多个块体拼贴过程,并提出裂解的陆块分离之后可能会由新的陆块再次拼贴。以此为铺垫,林寿发教授认为华南的造山过程可能与Appalachian造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接下来,林寿发教授根据华夏地块中不同区域岩浆岩的原岩年龄、变质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的差异,并结合电磁测深资料,将华夏板块沿着闽西北断裂带划分为东、西华夏地体。进一步地,林寿发教授提出西华夏(含怀玉地体)可能由多个地块/岛弧在新元古代拼合而成,随后在其东侧与一个未知块体发生了强烈的加里东期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该块体在之后又与西华夏裂离;而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东华夏地体则很可能是印支期从南东侧走滑过来的一个新的地体。报告结束后,参加报告会的本院教师和同学与林寿发教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热烈的学术讨论。
林寿发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兼任加拿大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大地构造分会主席。他长期从事太古宙构造、造山带的构造地质和大地构造演化、剪切带的运动学与大地构造意义和矿床构造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显微构造、大地构造、野外地质调研和地质理论模型的建立,尤其在韧性剪切带运动学理论和太古宙构造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他的研究获得了加拿大总督金奖、加拿大地质协会Hutchison奖等奖项。他注重提携和帮助年轻人,与国内多家单位有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为中国地质学界培养了多位出色的青年学者,他们有的最后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有的成为“优青”,目前活跃在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的地球科学教学和科研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