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聚焦

院庆公告

院庆资讯

院庆活动

百年春秋

历史沿革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历史,肇始于国立东南大学时期。1921年东南大学于文理科中设立新型的地学系,由竺可桢出任系主任,东南大学地学系涵盖地质组、地理组、气象组三个学科。进入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8年),地学系分为地质矿物门和地理气象门。东南大学地学系一改原来传统意义上的“舆地”学科(也有人习惯地称此前的地学系为地理系)专业狭窄的境况,增设了地质、气象等新式课程,开设的课程有地学通论、气象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世界气候、矿物学、地形测量、...
    • 国立中央大学地学系,由于师资阵容比较整齐,教学设备比较充足,与国计民生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发展也比较迅速,到上世纪20年代末,在校生人数已大幅度超过各系平均数,地质、气象、地理学科的迅速发展,事实上已形成了“一系难容三科”的局面,1930年1月中央大学校务会议议决:“地学系改称地质学系,地理气象门独立建成地理学系。”地质学系遂正式成立。系主任由留美归来的著名地质学家、矿物岩石学家李学清教授担任。从1930年1月独立建系,历经西迁和东还,到1949年南京解放,国立中央大学地质...
    •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8月8日,原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经政务院核定,不加“国立”二字,径名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地质学系也更名为南京大学地质学系,由徐克勤任系主任(1947年起担任系主任)。1949年-1965年是南京大学地质学系蓬勃发展的十七年,期间浙大地质组的并入(1952年)进一步加强了地质系的师资力量;李学清、徐克勤、张祖还、孙鼐、陈旭、郭令智、姚文光、萧楠森这八位教授为地质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功高望重;“华南花岗岩研...
    •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1986年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更名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之所以更名,是因为地质学是以整个地球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地球深部,还研究地球表层;不仅研究岩石圈,亦涉及水圈、生物圈;不仅研究陆地,还涉及海洋等等;同时美国、日本的一些大学,已都先后将地质系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可以说,更名本身反映了地质科学内涵的扩充以及更加适应地质学科与其他相邻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形势。在学校“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发展边缘,促进联合”的学科建设方针指引下,基础地质学...
    • 2006年后,南京大学提出了“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适应这一新要求,结合自身学科发展需求,主动采取措施,建立了理工结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模式。2008年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了进一步贯彻理科地质与工科地质并重的方针,一方面继续发挥基础地质学科的优势,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应用地质学科的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对应用性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于是在地球科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理工结合的地球科学与工...

岁月光影

  • 中央大学时期地质系所在的科学馆(现名健雄院)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地质系、地球科学系)所在的东南大楼
  • 南京大学地质系之前身——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的创建人暨首任系主任、地学大师竺可桢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地学系改建为地质系后的首任系主任李学清教授;中央大学地质系第三任系主任张更教授;中央大学地质系第四任系主任暨南京大学地质系首任系主任徐克勤教授
  • 1933届同学在野外进行矿床实习时的师生合影 左起:林文英,史明奎,袁见齐,张祖还,孙鼐,殷维翰,原地质系主任郑厚怀,潘丞祥(以仿宋体字标出姓名者为学生,以下均同)。1932年摄于安徽
  • 1945届(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毕业的最后一届)毕业班及部分1946届同学(注*号者)的合影 前排左起:郭鸿俊,吴崇筠,李德生,靳毓贵,田在艺;中排:张传淦,张有正,张瑞锡*,边效曾*,何立贤*;后排:沈永和*,仝子鱼,胡海涛*。1945年摄于重庆
  • 1948届毕业班的师生合影 前排左起:萧楠森,张祖还,姚文光,陈旭,李学清,张更,徐克勤,丁传谱,蒋志超;中排:张瑞锡,李玶,杨鸿达,汪正然,季寿元,胡海涛,陈锡奇,李伯皋;后排:金万林,刘宗琦,耿文溥,段承敬,何铭钰,许靖华,黄庭柱
  • 1952届(含1948级正常毕业及1949级因国家需要而提前一年毕业的)毕业班师生的合影 第二排左起:刘元常,李玶,汪正然,郭令智,徐克勤,姚文光,李学清,陈旭,张祖还,萧楠森,杨鸿达,王德滋,俞剑华,张瑞锡。摄于四牌楼校园大礼堂前
  • 以我系教师为主培养的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1952届毕业生于1988年返校时师生聚会的合影
  • 1952年开办地质专修科后的第一届(1954届)专科毕业班师生的合影 前排左起:汪正然,林基良,陈敏娟,韩同蓉,陈以洛,杨鸿达,孙鼐,俞剑华,张祖还,徐克勤,陈旭,夏树芳,张永辂,叶尚夫,陈树盛,胡受奚,施央申
  • 1958届(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的第一届理科地质学专业)毕业生的师生合影 全系老一代的八位教授及两位苏联专家均出席(下图为上图第二排中段的局部放大)
  • 1961届(五年制本科的第一届)系友1996年回访母系时的谢师联谊合影 前排左起:胡受奚,张冬茹,陈敏娟,张永辂,夏邦栋,陈武,韩同蓉,王德滋,郭令智,徐克勤,孙鼐,俞剑华,施央申,罗谷风,沈修志;二排左十二季寿元;三排左一叶尚夫;四排左一罗国煜
  • 1978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班的师生合影 前排左三起:史遗福,张祖还,徐克勤,匡亚明,章德,华文明,周维高,陈勇声
  • 1982届(1978年恢复高考入学的)秋季毕业班的师生合影 第二排:左九张祖还,左十徐克勤,左十一俞剑华
  • 2007届毕业班的师生合影 前排左起:阎长虹,舒良树,王洪涛,蒋少涌,熊永根,薛禹群,施建军,洪银兴,王德滋,王汝成,倪培,施斌,凌鸿飞,杨競红,董婷,刘家润
  • 1978级研究生(“文革”后我国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8年返校聚会时的师生合影 前排左起:方一亭,张景荣,王鹤年,胡受奚,王德滋,韩同蓉,王赐银,马瑞士,卢华夏;中排:徐金芳,庄寿强,蔡钟业,周金城,陈胜早,曹佳宏,华仁民;后排:乔恩光,杨树锋,顾连兴,马东升,刘怀保,张幼宽(书宋体字指示为当年的研究生)
  • 2006届研究生毕业的师生合影 前排左起:徐鸣洁,王洪涛,沈渭洲,贾东,施斌,胡文瑄,王汝成,许泽华,王德滋,陈骏,薛禹群,熊永根,赵粉姬,舒良树,顾连兴,陆现彩,刘家润
  • 在本系执教长达48年的我国地质界老前辈李学清教授与本系部分老中青教师1962年的合影 前排左起:季寿元,徐克勤,李学清,张祖还;后排:张忠英,韩同蓉,林天瑞,刘英俊,陈武,孙岩
  • 1994年5月为本系五位年逾八十的老教授集体祝寿 后排寿星左起:萧楠森,孙鼐,郭令智,徐克勤(张祖还缺席);前坐者为来祝寿的王德滋
  • 参加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的系友于1996年5月相聚北京时的合影 前排左起:施央申,王德滋,徐克勤,郭令智,夏邦栋;后排:张以诚,翁金桃,朱金初,孙焕章,戴金星,赵元龙,汪良谋,马谦,叶和飞
  • 部分院士系友在2000年第10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期间的合影 左起:孙枢,张本仁,王德滋,田在艺,薛禹群,李德生,戴金星,安芷生
  • 徐克勤院士在1986年大陆边缘地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 郭令智院士(中)在1986年大陆边缘地质国际会议上与外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 王德滋院士(右二)在安徽伏川进行野外教学
  • 薛禹群院士在新生研讨课上讲授“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
  • 徐克勤、孙鼐教授等于1965年在苏州天平山对花岗岩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和研究
  • 周新民教授等于2001年5月在南岭考察花岗岩时的合影
  • 徐克勤(右二)、涂光炽(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右四)、张祖还(右三)、李文达(右一)教授等于1981年在考察华东四省铀矿期间于江西龙虎山圭峰(丹霞地貌)的合影
  • 萧楠森教授(左二)于1981年在野外为教研室老师实地讲解他的新构造找水理论和方法
  • 由陈骏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领衔的科研团队——郑洪波(长江学者,右二)、鹿化煜(长江学者,左二)、季峻峰(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右一)、杨杰东(左一),其科研成果“亚洲风尘起源、沉积与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及古气候意义”获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王汝成教授(长江学者,右前)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矿物的电子探针测试和研究
  • 徐夕生教授(长江学者,右一)于2011年3月在浙江龙泉指导研究生实地考察花岗岩
  • 施斌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参见左上角插图)在2010年第3届地质(岩土)工程光电传感监测国际论坛上作学术报告
  • 吴吉春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前中)在指导研究生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王博(右四)及其导师舒良树(右五)等在论文答辩会上的合影2004年首届全国地学研究生及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
  • 国家教学名师徐士进教授在为本科生讲授“地球系统科学”课
  • 本科生在实验室中学习应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和鉴定矿物与岩石
  • 本科生在南京湖山地质实习基地进行野外地质实习
  • 参加我校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大学联合组织之贝加尔湖地区“大地学”综合科学考察的本科生,在聆听俄方洛巴茨卡娅院士对湖西岸沉积构造的实地讲解(2006年8月摄)
  • 与法国奥尔良大学联合进行阿尔卑斯山地质考察时双方师生在该山脉之法、意、瑞士三国交界处附近的合影,右后方为海拔4807m的主峰勃朗峰(2008年5月摄)
  • 与美国爱荷华大学联合进行宁镇山脉地质实习时双方师生在南京石头城的合影 该段城墙系在距今约1800年前依山垒砖所筑,其砖墙与晚白垩世浦口组红层的陡崖彼此交错,融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为一体(2007年3月摄)
  • 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烂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同年8月,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为常务委员,共主校务。翌年4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南开经济研究所迁至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内,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并招收研究生;1942年7月,南开在昆明成立“边疆人文研究室”,并出版《边疆人文》刊物。联大期间,三校风云际会,艰苦创...

拾忆芳华

春晖思源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基金

    025-83596835
    025-89680700

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