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金属矿深部规模化安全高效连续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辽宁省科技厅副厅长陶隽,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运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教授杜时贵等嘉宾,重点专项项目团队主要成员60余人在沈阳新世界酒店伍聚厅现场参加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裴志永、项目主管陈熙线上参加会议。
冯夏庭致辞指出,东北大学聚焦我国大宗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规模化高效连续智能开采研究领域的科学前沿,以创建金属矿深部大盘区无矿柱连续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构建金属矿深部规模化安全高效连续智能开采理论与技术体系为目标,联合3家行业顶尖高校、4家大型科研单位,1家矿山装备公司和2家典型示范矿山,成功获批实施“‘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这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高效绿色开发利用、引领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和生产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攻克研究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引领性技术攻关的生动实践,对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供给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东北大学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将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认真落实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确保项目研究开发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
裴志永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的过程管理要求,希望项目组各参研单位加强协同,落实项目规划,攻克技术难题。裴志永强调,要做好进度把控和关键节点管理,确保项目研究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为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供给提供强大支撑。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积极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动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陶隽致辞表示,东北大学周小平教授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将解决制约我国金属矿深部规模化安全高效连续智能开采的技术瓶颈,引领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创新,未来将对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供给提供强大支撑,对辽宁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组成员王运敏院士主持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项目负责人周小平从项目背景与研究内容、目标设置与技术路线、课题设置与任务分工、管理支撑及进度安排、风险分析与经费预算等方面介绍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课题负责人周小平、刘育明、杨小林、康瑞海、陈宜华分别围绕课题目标、技术路线及具体实施方案、年度研究计划与经费预算、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汇报。
项目论证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审阅、质询和讨论,对项目组前期取得的工作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项目及课题提供的资料齐全翔实;实施方案系统性及整体性较强,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方法得当;项目及课题风险分析较全面,应对措施有效;项目及课题组织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当,整体进度安排合理。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项目及课题实施方案通过论证。
实施方案论证会后,各课题负责人与课题骨干成员开展交流研讨会,认真学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规定,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使用培训,宣读了项目管理办法,并宣布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时,对专家组提出的实施方案修改建议明确了具体落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