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东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东大 - 正文

【中国新闻发布】冯夏庭:东北大学:践行科技报国 百年恰是芳华

编辑: 王刚 更新日期: 2024-01-31


1923年,在内忧外患、列强环伺的历史背景下,东北大学肩负起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使命。2023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大潮里,东北大学迎来了建校百年华诞。915日,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大全体师生回信,指出: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肯定了东北大学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积极贡献,并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前进方向。

从办学救国的老东北大学,到工业兴国的东北工学院,再到科技报国、人才强国的新东北大学,这所百年学府的发展进步,始终与祖国需要和民族复兴的使命紧密相连。

铸魂育人 根植血脉的爱国底色历久弥新

东北大学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爱国奋斗史,是始终面向国家需要勇立潮头、逐梦前行的创新创业史,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百年东大,始终赓续深植血脉的爱国基因。1923年建校之初,学校就在白山黑水间发出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时代强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在十五载弦歌不辍的流亡岁月中,学校师生成为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点燃了西安事变的导火索,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新中国建设时期,经历了院系调整的东北工学院,以服务冶金工业为己任,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校适时提出既为冶金行业服务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二为方针,发出大学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先声。20世纪90年代,复名后的东北大学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承担起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任,成为科技报国、产业兴国的排头兵。进入新时代,东北大学成为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正向着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愿景和目标阔步前行。

百年东大,始终秉承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上世纪20年代,张学良老校长重金礼聘海内外名师;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工学院南下招聘专家扩充师资;改革开放后,学校实施破格晋升制,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领军人才+高水平团队人才汇聚模式,为立德树人、培育英才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东北大学培养的40余万名毕业生,以爱国报国的赤子情怀和不怕吃苦、勇于创新、质朴务实的优良品格而广受好评。他们中,有以苗可秀烈士为代表的近80位为国捐躯的东大先辈;有听从祖国召唤,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40余名可可托海东大人;有在学术界和重大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70余位中外院士;有以央企、上市公司负责人和行业头部企业创始人为代表的一大批兴业英才。更有千千万万的东大校友,躬耕实践,砥砺图强,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出色业绩,在传承东大精神的同时,铸就了东北大学百年辉煌!

百年东大,始终坚持求是创新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东北大学形成“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术特色,取得了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熔盐电解理论、“红箭-73”反坦克导弹关键控制技术、钢铁工业节能、振动利用及控制、控轧控冷、混合智能优化控制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创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孵化出中国第一家软件上市公司东软集团,创建了第一个大学科技园,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东北大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行业转型升级和东北全面振兴发展需求,创建了钢材热轧氧化控制理论技术体系,助力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岩爆智能监测预警控制理论技术体系攻克深部工程安全重大关键问题;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理论技术体系破解工业过程黑盒难题;创新分布式协同控制理论和技术打破海底管道检测的国外依赖;高端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关键技术填补多项空白……从第一台电子管模拟计算机、第一套国产连铸连轧电器控制系统、第一台国产CT机、第一台微流控芯片分析仪、第一块超级钢原型钢,到一项项关键技术应用于第三第四代核电、C919大飞机、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等国之重器和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等超级工程,东大人描绘出了一幅幅奋发有为、实干担当的鸿篇巨制。

砥砺实干 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一脉相承

进入新时代以来,东北大学全校师生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意志,努力在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彰显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

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培育英才。将高质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先后两次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首批10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高校。深化一流本科建设和卓越研究生培养,获批国家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学生创新竞赛获奖数量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我们坚持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深入实施4项引领计划和3项培育工程,控制、冶金2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工科领域优势巩固,基础类、地学类、医科类学科持续突破,人文社科类、生命科学类学科成为新增长点。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培养引进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44人次,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兴辽英才计划等省部级人才项目577人次。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自立自强。聚焦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建设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20多个省部级和行业合作创新平台,推动跨学科联合攻关和有组织创新,近十年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6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励23项。

我们坚持开放发展、特色荣校。深入实施《服务辽沈振兴发展行动计划》《服务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建设“沈阳—东北大学创新港”,加强协同创新、校地合作、产教融合,赋能区域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交易额居全国高校前10位,入选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成为服务东北振兴的国家级智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增“111 计划学科引智基地6个,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58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创建世界首家科技孔子学院,为推动中白科技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体师生和校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秉承自强不息的赤子之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们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诠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术理想;我们坚持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走出“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我们践行实干报国的远大追求,履行“扎根社会、引领发展”的社会责任。

这一百年,东北大学矢志追求崇高梦想的奋斗轨迹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百年奋斗求索,艰辛辉煌,已经内化为东北大学“爱国爱校、严谨治学”的传统、“献身、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实干、报国、创新、卓越”的文化。这些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给予我们立德树人、培育栋梁的强大支撑,赋予我们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服务国家战略 东北大学与时代相偕行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召唤,建设教育强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追求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的重要机遇。2024年,我们满怀壮志奔赴新的百年,扬帆再起航,必定要矢志再出发。

新百年、再出发,必须坚定信念,志存高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坚决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整体部署,强化“三个有组织”综合改革和“两个先行先试”,奋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新百年、再出发,必须面向未来,强化特色。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坚持“五育并举”,打造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素质养成、价值塑造”为取向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百年、再出发,必须优化布局、守正创新。我们要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构建“工科强盛、基础深厚、人文社科繁荣、生命健康崛起”的学科体系,培养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坚持行业本色,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成为行业领域重大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者和提供者。

新百年、再出发,必须革故鼎新、凝智聚力。我们要深入推动教育数字化,创设智慧泛在的学习科研环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能力,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师生员工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携手全球校友共创一流事业,凝聚起“强校兴国”的磅礴力量。

新百年、再出发,必须开放发展,善作善成。我们要直面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浪潮,深化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顶尖学科实质性合作,建立新型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网络、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平台和高水平智库,在服务国家战略、行业转型升级和东北振兴发展上勠力攻坚,深耕谋远,以更高水平开放合作推动学校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和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奋战新征程、建功新百年的信心和决心,以实际行动回答“强国建设,东大何为”“服务振兴新突破,东大何为”的时代命题,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让我们同心共筑百年东大的强校梦,在建设教育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作者:冯夏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发布》2024年第1期(总第025期)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