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东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东大 - 正文

寒冬透春意@@辽宁省部分毕业生就业“双选会”透析

作者: 佚名 来源:不详 更新日期: 2010-08-30

连日来,记者先后参加了辽宁省内多场大型“双选会”和几十场企业专场招聘会、宣讲会。与前几年的就业形势相比,记者的总体感觉是乍寒还暖,寒冬中透出温和的春意。

  需求专业:遍地开花 少数失意

  前几年的就业洽谈会,总能分出当年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而今年“冷”与“热”的对比似乎已不那么泾渭分明。

  IT行业明显复苏。每场招聘会,东软、海尔、松下、LG、三星、东芝大连公司等IT企业的摊位前,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毕业生们急切的归依之心、成摞的简历成为IT业复苏的最好诠释。

  机械、冶金、采矿等专业仍然很热。在众多的招聘岗位中,机械、冶金、采矿类专业的需求仍然拥有大量空间,比前几年有增无减,而且风头丝毫不逊色于IT业。据记者粗略统计,东北地区企业对机械、冶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居诸专业之首。这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装备制造业雄风不无关系。

  财经类毕业生由“滞销”转为“畅销”。前几年金融、财经、外贸专业招生骤热,使财经类毕业生迅速由“抢手”变为“滞销”。特别是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影响,更使财经类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科技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人才的可替代性下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上升,曾“滞销”的财经类毕业生又开始“畅销”。与经贸相关的日语、韩语类毕业生更热。记者日前在东北财经大学2005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看到,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地近百家单位对该校市场营销、会计、金融、国际经贸等专业的毕业生非常欢迎。据介绍,在此之前,该校已经举办50多场专场招聘会,平均每天有1到2场。另外,从今年众多的招聘会中还可以发现,经济、市场、管理岗位不再单一招收相关专业的学生,转为广开门路,欢迎各专业人才,给理工类的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当然,在招聘现场也有不“开花”的现象。诸多企业招聘产品推广人员、物流人员,虽然大多打上“专业不限”字样,但许多毕业生认为这些工作的专业性不强,挑战性太大,所以报名者寥寥无几;法律专业从今年招聘现场来看需求较少,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择业条件:薪酬可贵 地域价高

  就业的压力已经使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综观多场洽谈会,地域、薪酬仍是毕业生择业的重要条件。

  在东北大学承办的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就业“双选会”的现场,宝钢、鞍钢、首钢、本钢、攀钢等几大钢铁公司的设计院几乎都来“招兵买马”,而且给出的薪酬和其他待遇也相差不大,但到宝钢、首钢设计院来投简历的毕业生明显多于其他钢铁公司。宝钢浦东钢铁有限公司需求21个专业112人,收到的简历却有300多份。可见,地域优势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一位东大冶金专业的学生说得很实在:“读这么多年书,还是想去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本溪、鞍山也许会有适合我的岗位,但是上海、北京将来给我创造的发展空间或许会更大些。”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毕业生也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首选的地区还是北京和上海,其次选择的是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较大城市。相反,一些西部企业虽然待遇不错,也有许多毕业生前去询问,但投出简历却很谨慎。

  记者发现,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已经毫不避讳谈薪酬问题,许多毕业生在询问企业有关情况时,首先询问的是基本工资多少。经记者随机调查,本科生月收入的最低心理期望值一般在1500元左右,硕士研究生则在2000元左右,而用人单位认为“这比前几年已经降低了几百元”。

  对于这个期望值,用人单位能否满足呢?攀钢研究院给出的条件是“本科生月薪1400元,硕士研究生月薪2200元,博士月薪面议”。鞍钢自动化公司给出的条件是“本科生月薪1200元—1500元,硕士研究生月薪2000元”。中国一拖集团在需求表上标明:“重点、关键部门年收入不低于25000元,同时享受医疗保险和房补”。莱阳农学院给出的条件是:“凡来院工作,落户青岛,博士给科研启动资金6万元,购房补助6万元,除工资外月补贴880元;硕士给科研启动资金3万元,除工资外月补贴400元”。河西黄金公司对本科生的承诺是“年收入23000元以上”。可见,毕业生薪酬期望的底线基本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尽管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选择不同行业的毕业生薪酬期望值不同,但是从毕业生薪酬期望值的下降可以看出,毕业生的求职心态逐渐趋于理性平和。不过,从日前在东北大学承办的东北地区部分院校“双选会”上看,540家用人单位为大约1万毕业生提供了1.3万个岗位,而签约和达成就业意向的仅为12%。可见大多数毕业生择业标准是多元的,而且抱观望、攀高心态的大有人在。

  综合素质:多种视角 各有侧重

  如今的学生,已不满足于拥有一技之长了,而是纷纷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他们的共识是: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使自己达到一专多能,增强竞争力。例如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选修大量的电子技术、市场与金融、法律、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同时,考取各种证书也是校园的一大热点,有的毕业生从大学二年级就开始考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司法考试证、注册会计师证等,甚至有的学生连驾驶执照也有。当然,各种在校获奖证书也是毕业生求职的“砝码”。几乎没有一个参加洽谈会的毕业生是“无证而来”。

  对于人才素质的内涵,用人单位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在洽谈会上,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招收毕业生都是慎之又慎,不轻易做出许诺。许多单位表示,在招聘会上只能与毕业生进行一定的接触和沟通,回单位后还要深入了解,并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重点考察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以及对学习的态度,然后再确定是否接收。

  东软招聘负责人对招聘会上看重硬件的解释是:在短短的招聘过程中,很难全面了解一名毕业生,这时就只能依靠硬件标准来衡量其综合素质。一汽、宝钢等大公司在招聘时非常看重毕业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造力、再学习和外语等方面的能力,当然其前提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许多企业招聘负责人认为:从学习成绩好坏,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还可以反映出学习的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虽然知识的拥有量不等于能力的强弱,但能力必须以知识为依托。所以在招聘现场,因为有多次补考纪录或英语成绩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标准而被拒之门外的毕业生大有人在。

  LG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对毕业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虽然电子信息产业用人需求量较大,但这个行业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快,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学生除了学好课本知识外,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业余时间多争取在企业打工、实习的机会,把书本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在职场中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记者就大学生就业问题专门采访了东北大学就业工作负责人,他建议毕业生择业时,必须正视自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切忌贪图眼前利益;在参加洽谈会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及推荐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洽谈会期间,要与尽可能多的用人单位进行接触,通过比较来确定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单位。

  《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5日第8版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