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东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东大 - 正文

东北大学产学研相结合 催生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 佚名 来源:不详 更新日期: 2010-08-30

  来自沈阳日报的报道,10月7日,记者从东北大学获悉,该校《创新型 I T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五届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东北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多元化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闯出了新路。“3+1+1”、“4+1”、“2+2”、“1+3”这些简单的算式,在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宝钢急需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专业技能高的各类人才。东大提出了“3+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三年在学校按正常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一年预分配到宝钢进行工程、科研、管理等工作实践,一年返回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工作后适应快、能力强,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科研和管理骨干。学校根据东软集团发展的需要,推出了“2+2”、“3+1”软件加强班和“1+3”、“2+2”软件工程专业等多种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家急需的软件人才。

  多年来,东北大学一直在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最佳模式,经过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条人才、成果、产业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生物链”模式。东软集团就是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范例。这个当初只有三个人、三台计算机、三万元科研经费的研究室,在学校政策扶持和财力的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软件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企业。

  东北大学副校长姜茂发说,东北大学计算机和自动化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学科的建设,目前这两个学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覆盖四个学科,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依托学校在精密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教师通过对国外 C T机的修复过程和科研攻关,消化、吸收、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掌握了 C T所有技术难点和核心技术,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制造了第一台国产医用全身 C T扫描机,填补了我国全身 C T扫描机生产的空白。

  为使教学和科研良性互动,东北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中进行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改革,这种以研究所为单位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为一体,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保证教育质量,以高质量的教学巩固和发展研究成果,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构成了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田丹、周家强)

  

要闻推荐
通知公告
媒体东大
东大要闻
学术科研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