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强调:“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一年来,冶金学院钢铁冶金第二党支部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服务大局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强化建设钢铁强国的责任担当,以培养一批高水平冶金人才、取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为目标而不懈奋斗。
紧跟时代脚步,身体力行,学习贯彻落实重要回信精神
学深悟透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笃行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全体党员纷纷发表感想,组织参观校史馆,重温东北大学百年来以育人兴邦为使命的办学实践,为国家、为民族作出的积极贡献。总书记的殷殷重托激励着支部成员踔厉奋发,奋勇前行。支部博士生党员、全国学联主席团成员、东北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陆泓彬表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决心和动力。
近一年来,党支部紧跟党中央要求,激发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通过全体支部党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第三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并获冶金学院先进党支部、东北大学党纪学习教育微党课视频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心怀教育强国,潜心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躬耕教坛不忘初心,传帮接代培育新人。2023年9月16日,在现场万余名师生校友的注视下,姜周华教授带领着学生董艳伍教授以及董艳伍教授的学生,搀扶着自己的老师芮树森老先生,四代冶金人一同走上百年校庆的晚会舞台,将承载几代东大人希望与梦想的故事娓娓道来,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教育强国、钢铁强国的历史传承。一代代东大师者,传承接力,不断培育强国建设的“钢铁新人”。
支部成员李花兵教授时常鼓励学生去“天马行空”地想象,同时事无巨细地指导学生小心求证,在钢铁楼会议室与学生进行通宵达旦的头脑风暴已成了“家常便饭”。在他的倾心指导下,近20名学生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等荣誉。
今年5月,党支部书记李阳带领6名博士生党员赴浙江奕鼎新材料有限公司交流学习,以“党建+科研”融合模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鼓励学生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直面难题,勇于创新。
在党支部教书育人优良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党支部近一年来培养博士、硕士30余人,陶学儒、周荣傲获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侯志文获东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夏铃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路鹏冲、张浩获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支部教师党员耿鑫、龚伟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
党建科研融合,攻坚克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攻克难关勇攀高峰,科技报国使命担当。支部党员姜周华教授在日常研究中感慨道:“核心技术必须得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不再受制于人。”
支部成员坚守科研岗位,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针对“夹杂物引起腐蚀失效”这一久攻不克的难题,姜周华团队打破了传统“依靠洁净度控制和改性处理减轻夹杂物危害”的思维局限,采用耐蚀“铌铠甲”包裹有害夹杂物的方法有效缓解了夹杂物对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危害,对保障不锈钢制造的高端装备长寿命和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党支部凝聚全体党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主动在实践中攻坚克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实际行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姜周华教授在鞍钢集团参与研发的“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项目,成为我国探索国际领先核电技术的开路先锋;李花兵教授在抚顺特钢牵头研发的国内首个“超级不锈钢”,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让进口产品降价50%以上;董艳伍教授带领团队探索电渣重熔智能制造这一全新领域。“科研工作者要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刻苦钻研,攻坚克难,不达目标不罢休,才能将更好的科研成果报告给祖国!”董艳伍说。
支部党员用实际行动无声描绘着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的蓝图,心怀“国之大者”,践行科学家精神,时时处处彰显着“实干 报国 创新 卓越”的东大文化,树立起东大冶金人的“钢铁脊梁”。支部党员姜周华获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李花兵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董艳伍获第五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冶金学院钢铁冶金第二党支部将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的殷切嘱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