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为契机,通过实施“基层党建质量夯实工程”,构建“机制完善、特色发展、创新驱动”的三维工作体系,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一、注重机制完善,构筑基层党建“四梁八柱”
一是完善基层党建运行机制。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学校党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基层党组织落实落细的三级运行机制。制定《分党委(党总支)工作规范》《教职工党支部工作规范》《学生党支部工作规范》等系列文件,构建起立体完整的制度体系。在二级党组织设立专职纪委书记、纪检委员,为基层党建提供监督。定期召开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分党委书记工作例会、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等,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
二是完善基层党建落实机制。推进二级单位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实现二级党组织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全覆盖。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把教师支部建在所上、建在科研团队和临时项目组织上,推进研究生党支部与研究所合建、与课题组共建。自2016年起开展年度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调研督查,结合校内巡察工作的开展,形成“靶向式”“清单式”调研督查反馈机制。
三是完善基层党建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支部书记任职履历作为干部选任的优先条件。要求教师党支部书记由高学历、高职称的研究所所长或副所长担任,校机关和直属部门党支部书记由处级干部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自2004年起为每个学院配备了专职组织员,全校共配备47名专兼职组织员。建立起分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党委组织员、党务秘书等分类培训体系。在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辽宁雷锋干部学院等地建立“东北大学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提升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聚焦特色发展,打通基层组织“神经末梢”
一是推动基层党建对标创建。构建“班子领导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夯实、教职工育心铸才、学生‘一五一十’、全方位廉洁护航”五大工程体系。印发《东北大学党委关于开展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开展校内首批新时代党建标杆分党委和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在全校范围内遴选确定标杆分党委5个、样板党支部24个,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
二是推动基层党建迸发活力。立足把“要支部活动”变为“支部要活动”,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四位一体”党建活动载体建设,强化“支部立项”的基础保障作用,突出“特色支部创建”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的创新驱动作用,夯实“学生党员述责测评”的监督保障作用,形成了一批效果明显、师生认可的党建品牌活动,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主动性的持续提升。
三是推动基层党建落地见效。学校每年投入30万元支持“支部立项”活动,师生支部立项参与率连年达100%;共有250个党支部参与到“特色支部创建”活动中来。通过年度“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创新性经验、做法、活动、案例。2019年“学生党员述责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的党员人数占98.1%,有效促进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发挥学科在党建工作中的支撑作用,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家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之一。
三、加强创新驱动,抓住载体建设“牛鼻子”
一是推进基层党建理念创新。坚持把深化理论研究作为探寻基层党建理念的有力支撑,自2008年起,投入200余万元支持200余项基层党建课题研究,推动党建课题成果实现研以致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化管理、品牌化实施、过程化指导、长效化推进”的基层党建载体建设总体思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以“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为统领、“集中优势、协同推动”为路径、 “形成体系、塑造品牌”为目标的实操思路。
二是推进基层党建质量创优。印发《东北大学新时代党建质量工程手册》,打造“强基固本、质量监督、典型引路、素质提升、组织保障”五大子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规范“三会一课”为抓手,以《东北大学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南》为标准,设定观测指标22项,逐个支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逐个项目对照整改、跟踪检查,遴选确立示范性党支部85个、规范化党支部372个。
三是推进基层党建方法升级。把“开放、共享”的理念融入党建工作中,各类党建活动评审邀请党支部书记、党员作为评委,形成“过程共建、成果共享”的党建格局。推进“智慧党建”建设,建立校院两级党建新媒体矩阵,打造有思想、有内容、有温度的党建微信平台,学校党建微信公众号“We党微家”2019年点击量达29.49万次。加强党建氛围营造,建设党员活动场所81个,摆放“共产党员”标志牌3800余个,每年“七一”前举办“讲述·东大共产党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真正让党员身份亮了出来、作用发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