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班导师(兼),学生生涯发展学业导师(兼)。轻金属冶金研究所(团队)成员。
科研兴趣:轻金属冶金节能减排。
1997-2009年在东北大学攻读学士(冶金科学与工程)、硕士和博士(有色金属冶金)学位,师从我国铝电解资深专家冯乃祥教授;2007年至今受聘于东北大学;2013-2016年于中电投青铜峡能源铝业博士后工作。
讲授《冶金实验研究方法》《冶金学》《冶金工厂设计基础》《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概论》《创业基础》等本科生课程和《真空冶金》《创新创业活动》研究生课程;
为企业培训《铝冶金》《铝电解》《铝用炭素材料》《铝电解前沿技术》《铝电解槽阴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冶金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以及部委/企业项目(课题)。
在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合作发表 130 余篇学术论文,49篇被SCI检索(一区18篇、二区23篇),另43篇被EI检索;译作《铝电解槽阴极》(挪威科学院Oye H院士著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44 项,加拿大、欧盟授权专利 2 项。
荣获东北大学优秀班导师、“三育人”先进个人,沈阳市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美国TMS等奖励。
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中国稀土学会会员,美国TMS会员;曾为《TNMSC》(SCIE)、《中国有色金属学报》(EI)、《工程科学学报》(EI)等期刊青年编委;为《冶金工程》编委。
高考志愿填报与咨询(无偿),为认识的校内学生就业推荐与升学推荐服务(无偿)。
近三年培养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指导在读研究生11名:3博+8硕(含中铝联合培养工程硕士1名);
课题组在读博士研究生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4人(中铝联培3人) = 1昆明理工大学+1桂林理工大学+1中南大学 + 3安徽工业大学 + 2辽宁科技学院 + 1辽宁科技大学 + 2沈阳工业大学+ 13东北大学。
课题组每学年可招收博士生【冶金工程】、6~8名硕士生【080600冶金工程、085603冶金工程】。
(请有意者发简历至邮箱pengjp@mail.neu.edu.cn,2个工作日内回复)
特别欢迎下列同学加入:1)拟在轻金属冶金领域扎根的有志青年;2)已获推免资格;3)退役大学生士兵;4)夏令营优秀营员;5)有同行专家推荐信加持。
通过多年观察,本人无法指导下列类型的同学:1)实验白天不做晚上做--不安全;2)沉迷于游戏--导致我玩;3)不锻炼身体--实验是力气活;4)学习不主动--我能力有限。
【2025-0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