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柱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扫描访问手机版
胡恩柱,安徽淮南人,东北大学冶金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特聘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导/硕导,研究方向为土壤环境过程与生态效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课题12项,发表论文38篇,出版教材/专著3部。主要基于野外实验、室内分析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开展研究工作,精通环境土壤物理学和土壤酶学等基础理论和数学建模方法;精通Hydrus、MATLAB、MetaWin等模型软件;精通Meta分析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如下:
基础研究——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评价
1. 揭示了O3污染条件下PAH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配和归趋特征;
2. 建立了气孔O3吸收通量(POD)模型,推广至区域尺度的生态风险评价;
3. 阐明了土壤温室气体与活性氮气体排放对O3污染的响应机理;
4. 评估了全球尺度土壤C、N循环过程对O3污染的响应规律及调节机制。
应用基础研究——土壤和地下水新兴污染物迁移过程模拟
1. 分析了溶剂化学因素和水力学因素对纳米塑料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规律;
2. 探究了纳米塑料与极性/非极性有机污染物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共迁移的相互作用机理;
3. 解释了不同种类、粒径和老化程度的微塑料对PPCPs的屏障拦截差异机制;
4. 阐明了金属矿物对场地土壤残留选冶药剂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机理;
5. 揭示了有色污染场地重金属和残留选冶药剂共迁移特征及机理。
应用研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
1. 从污染物种类、行业类别和规划用途等角度揭示了东北三省典型污染场地分布特征;
2. 针对东北重金属污染场地典型类别,制定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案与模式;
3. 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meta分析研究;
4. 建立了基于HYDRUS模型的“场地土壤污染物迁移路径与范围评估”模拟预测方法;
5. 开发了以冶金工业废渣为催化剂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高级氧化(AOP)技术。
[1]
2006.9 -- 2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环境工程/(挂靠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
 博士
[2]
2002.9 -- 2006.6
湖南大学
 环境工程
 学士
[1]
2022.1 -- 至今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特聘研究员/一级长聘副教授/博导/硕导
[2]
2021.7 -- 2021.12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一级长聘副教授/博导/硕导
[3]
2020.1 -- 2021.6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一级长聘副教授/硕导
[4]
2015.6 -- 2019.12
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三级副教授/硕导
[5]
2013.9 -- 2015.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助理研究员
[6]
2012.7 -- 2013.8
犹他州立大学
植物,土壤与气候系
博士后
[1] 沈阳市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专业委员会委员
[2] 冶金科学技术奖网络评审专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视频答辩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