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建设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党团工作 > 团的建设

【学党史 | 瞻仰伟大足迹,回首先人留法岁月】外语类2001班学党史参观活动

2021年5月30日,外语类2001班团支部来到了位于保定市的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进行参观。在团支书的带领下,同学们跟随纪念馆讲解员进行了认真的参观,深刻体会到了留法勤工俭学的先进分子们勇于探索,振兴中华的赤子诚心。

2bca3d2ddbbb4b519cac01d13cd0c4a5.png

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时期,接受新文化运动和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知识和真理,大批赴法国开展勤工俭学的运动。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力赞此事。俭学会在北京成立留法预备学校,送80多人赴法俭学。

20世纪20年代前后,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在内的650余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他们带着理想从黄浦江畔出发,踏上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

e587def0b45344879169ce9f26608928.jpg

旅途的艰辛只不过是开头。抵达法国之时,在工厂赚取学费的学子们无缘法国之美,日日相伴的只有做工的艰辛。博物馆内“拉红铁”的雕塑生动展现了做工对于前辈们体力的考验、生命安全的威胁。经济危机爆发时,留法学子生活难以得到保障,驻法公使却拒绝帮助,在“二八事件”中遭受镇压。在中法合办的里昂中法大学拒绝招收赴法学子之时,104名学生英勇抗争,为自己争取权益,却遭受中法当局联合迫害、押送回国。但也正因身处法国工人阶级之中,广大赴法学子得以深刻了解工人阶级的艰辛、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深刻体悟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价值,对于主义保持极高的信仰。也正因为社会环境的艰难,“生于忧患”,一个个学生团体在法国出现、互帮互助。切身体悟和校园学习使赴法学子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些前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祖国的救亡、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3e31657fd45495585239cb1ecc693b3.jpg

留法的一位同学后来回忆说:“我们经过的许多地方不是英国就是法国的殖民地。”他和周恩来及另外一个同学“都感到越远离中国,就越感到中国人被人瞧不起。中国的国际地位太低了,令我们感到十分愤慨”。周恩来提醒他们注意这一切后面的历史背景。他一直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最后,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4b6a7c48dfb0478a970de1cc94405230.jpg

周恩来总理一直是钟瑞涵同学的偶像,通过这次参观,她了解到了许多从前不知道的周恩来的故事,以及他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过程。当看到周恩来留法求学是时英俊帅气的照片时,她很是激动,并决心向她的偶像学习,把国家的发展和自己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为中华之复兴而勤奋读书!

历时十年之久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我国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大的功绩是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中坚力量,同时也为中国科学文化事业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我们最作为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的青年大学生,更要学习留法先辈们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实践当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祖国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审核:杨红月 赵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