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博士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现物流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与问题导向特征,培养具有扎实的物流学理论基础、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良好的学术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独立且创造性地从事物流学理论前沿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具有前沿思维、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人才。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针对物流经济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脉络、新进展和新方向,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提出原创性命题、做出创新性研究的能力;针对我国物流领域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创见性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物流产业分析:着重开展物流市场、物流产业结构、物流产业组织、物流产业效率分析与跨境(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等领域研究。

2. 物流规划与政策:着重开展区域物流规划、交通运输产业战略、物流环境规制、物流产业政策制定、评估与模拟等领域研究。

3. 物流系统优化:着重开展物流时空效益分析与成本控制、生产与物流运管理、运输与库存系统优化、车辆路径优化等领域研究。

4. 供应链管理:着重开展供应链企业竞争与博弈、供应链设计与协调、供应链风险管控、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互联网+”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等领域研究。

5. 大数据与智能物流:着重开展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低碳物流工程理论与方法、超大规模城市物流系统建模与算法优化、大数据驱动的物流管理决策创新模式、物流大数据集成平台与复杂物流系统仿真平台等方面研究。

三、培养方式及培养年限

1.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2. 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基于4年的弹性学制,最长修业年限(含保留学籍和休学时间)为6年;本科直博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保留学籍和休学时间)为7年。

3. 第一学年以校、院必修课为主;第二学年以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为主;第三、四学年以学位论文和答辩为主。

四、主要课程

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物流学、高级供应链管理、物流学前沿专题、物流系统建模与优化、信息经济学与机制设计、电子商务与智能物流专题、高级物流产业分析、物流大数据模型与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