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旧版新闻网
首页 -> 理论探索 -> 正文

公务员热背后的误区三类人不适合做公务员

作者:本报记者…  来源:   时间:2008-11-18  点击:

  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四学生小刘把书包里的考研资料统统扔掉,换成了《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的教材。他的室友,在广告公司实习的小张,也突然放弃实习,回学校一头扎进公务员考试辅导班。“60元的报名费,不能白交。”离国家公务员考试只剩十几天,许多学生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准备以突击的方式,搏一搏自己的运气。那些已经精心准备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更是多如牛毛。

  据了解,通过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核者,已突破105万人,比去年增加20多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而去年,这一比例是60∶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以4723∶1的竞争比例,成为本年“国考”最火爆职位。

  公务员考试,已经超过研究生考试,成为高校学子最关注的热点。

  四大预期,引学子蜂拥而至

  11月11日,某报刊发了题为《“光棍节”调查:年轻人找对象首选公务员》的报道。报道称,有近四成被调查者倾向于选择公务员这一职业。“公务员收入稳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接受调查时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帆不无遗憾地说:“在西方发达国家,顶尖人才只有一部分进入公务员队伍,更多的是投身商界和实业界。然而我国搞市场经济这么多年,大学培养的精英,还一窝蜂地挤上报考公务员这座独木桥,说明我国高校的商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

  那么,是什么诱使众多大学生对报考公务员趋之若鹜呢?

  据本报记者对数位专家的访谈分析,主要驱动力为四大预期——

  稳定预期。大多数学生对公务员的第一评价是工作“稳定”。特别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减薪的情况下,公务员职业的稳定优势更加凸显。“这可是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许多大学毕业生都这么说。

  权力预期。公务员手中有权。有权就能受人尊敬。报考公务员的人中间,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公务员考试被许多人称为新的“科举考试”。

  利益预期。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和奖金水平,虽然比不上外企的“金领”,但和一般行业相比,可以说是中等偏上。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多次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加上保险、医疗和退休养老等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等等,这么多的利益预期,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踊跃报考。

  社会地位预期。当上公务员,就等于拥有了相当体面的“干部”身份,意味着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官本位”意识,也是一大推动力。

  这四大预期当中,最诱人的,当属以稳定为标签的“铁饭碗”。

  公务员不是“铁饭碗”

  有多位专家指出,公务员编制的设立,不是为了安排就业。当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能进不能出”。

  早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施行,就力避该新生职业染上“铁饭碗”这一“机关病”。当时的公务员制度中,特别设立了辞职辞退制度。违反以下5条规定的将被辞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单位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不履行国家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国家公务员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基本保留了上述有关辞退的条款,并规定,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近20年来,国外的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多地实行聘任制。今年,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与国际接轨——广东深圳、浙江温州、上海浦东等地已经试行公务员聘任制,其他一些地区也表示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推行这一打破“铁饭碗”的聘任制。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机关已经实行末位淘汰制。“末位淘汰制并非一种健全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北京理工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杨成铭指出,如果一个单位绩效考核后10名都不合格,应该把10人都淘汰掉,而不仅仅是末位,“公务员队伍,需要吐故纳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永远占居某一个职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其中有11个字意味深长:“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时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公务员法》将更加完善,这是毫无疑问的。有专家推测,为了打造更加专业、廉洁、高效的政府,也许用不了10年,推行全员聘任制就会被提上日程。冲着“铁饭碗”投身公务员的青年学子,要有更长远的职业生涯考虑。

  三类人不适合做公务员

  公务员队伍里,也不是个个都捧着“铁饭碗”不放。辞职的原因林林总总:有人因为犯了错误,引咎辞职;有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了新目标;相当一部分人离开的原因,是适应不了公务员的职业环境与工作特点,不得不放弃他们曾经青睐过的“铁饭碗”。

  有关专家概括指出,下列三类人,不适合进入公务员队伍:

  一心当“官老爷”、没有公仆意识的人。公务员首先是“公仆”,他们有权,但更有责。在中国历史上,心术不正,一门心思走仕途的大有人在,但最终得意忘形,一头栽倒的也比比皆是。所以,没有公仆意识,只有“官老爷”思想的人,不宜报考公务员。

  对物质财富有强烈追求的人。物质欲望太强,往往会使人走向深渊。当公务员,即便做到领导层,其合法收入也不比不上成功的商界人士。在利欲的驱使下,有些人难免会见钱眼开,进而搞权力寻租,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严惩。在我国法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惩罚是难以逃脱的。但随着买房、结婚、生子等生活压力的加大,有些人也许会选择转行,这个选择无可非议。但问题是,到新行业谋职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在相关技能和经验资历上并无优势。多年稳定的机关生活之后,有没有学习能力也是未知数,转行之后的生计未必乐观如愿。

  自由散漫、贪图清闲的人。公务员在机关做事,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格的工作纪律和考评制度,勤政廉政的要求,不允许懈怠;实行末位淘汰、辞退和引咎辞职等制度,注定了自由散漫、贪图清闲的人不会好过。“一张报纸看半天”,已经成为历史。喜欢自由散漫的人,应寻求自由职业,而不是去做必须准时上下班并受诸多纪律约束的公务员。本报记者 宋广辉 实习生 盛曼

视频吉大更多>>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热线:0743-8677808   E-mail:js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