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手机二维码

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最后更新时间 : ..

  • !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孙万臣
    !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 教授 )

    !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的个人主页 /jlu/smu_teachers/SWC/zh_CN/index.htm

    !tvu.isPriviewMode()true showstate0
  •   教授
个人简介

孙万臣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男,汉族,1968年11月出生,吉林省长春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

学习和工作经历:

于1992年7月本科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专业,1995年3月硕士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工程专业,1998年9月博士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999.09~2001.09于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从事博士后工作,2002.10~2003.10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做访问学者,2001.09~2006.9吉林大学副教授,2006.09~现在吉林大学教授。


从事专业领域及取得成果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燃烧及排放控制。多年来一直从事内燃机燃料、燃烧、排放及增压技术的研究,负责和参加了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人。


负责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混合动力汽车专用发动机及动力系统能量管理关键技术开发(2019C058-3),吉林省创新能力建设-高技术产业项目, 2019.1.1-2020.12.30,项目负责人

2.    基于煤基合成柴油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20180101059JC,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18.1-2020.12,项目负责人;

3.    基于燃料氧与环境氧复合作用机制的分层活化可控压燃内燃机瞬态燃烧及颗粒物生成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6069),2015.01-2018.12,项目负责人;

4.    宽馏程燃料及缸内活化热氛围协同控制实现压燃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6064),2012.1-2015.12,项目负责人;

5.    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新一代柴油机微粒理化特性及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6039),2009.1-2011.12,项目负责人;

6.    烃类燃料特性对车用压燃式内燃机瞬态工况燃烧及排放影响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6007),2005.01—2008.12,项目负责人;

7.    实现高性能超低排放车用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40204012GX),2014.1—2016.12,项目负责人;

8.    降低车用柴油机超细微粒排放的技术研究(2009054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8-2011.12,项目负责人;

9.    适应国Ⅴ发动机性能要求的费托合成柴油开发,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2015.1—2015.12,项目负责人;

10.  改善增压柴油机瞬态工况性能及排放的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40512), 2004.01—2006.12.8,项目负责人;

11.  生物柴油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吉林省重点项目(20080349),2008.07-2010.12,项目负责人;

12.  发动机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研究及发动机电控系统功能开发,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2010.09-2011.12, 项目负责人;

13.  燃烧边界参数调控与燃烧模式切换过程的基础研究(2007CB210003),国家973项目,2006.4-2011.10,子项目负责人。


发表的主要期刊论文:

1.   小型柴油机突增负荷工况下的HC排放特性,农业机械学报,2005,36(6),EI:05299226027

2.    燃烧室参数对小型柴油机增负荷工况燃烧及HC排放的影响,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No.4,EI:05369347397

3.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汽车工程,2006,28(2),EI

4.    测量多缸内燃机单缸充气效率的压力波方法,内燃机学报,2006,24,(6),EI:070410388135

5.    柴油机起动测控系统的开发及初步应用,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1),EI:071310513549

6.    车用柴油机EGR瞬态响应特性,汽车工程,2007,29(4),EI

7.    燃料挥发性对柴油机恒转速增转矩工况下燃烧及排放的影响,内燃机学报,2008,26(3),EI:082611337402

8.    燃料着火性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4),EI:083111424382

9.    燃料十六烷值对小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5),EI:084011613714

10.  燃料着火性对小型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9,15(2),EI:20092012083021

11.  孙万臣,谭满志,陈士宝,李国良,燃料特性对柴油机排放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汽车工程,2010,32(7),EI: 20103313164519

12.  天然气制油/柴油混合燃料对小型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6),EI:20104913466616

13.  GTL/柴油混合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内燃机工程,2010,31(5),EI:20104813430461

14.  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汽车工程学报,2011,1(1)

15.  GTL/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瞬态工况下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特征,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1(6),EI: 20114714542083

16.  BTL/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瞬态工况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内燃机工程,2012,33(6),EI:20130215895283

17.  燃料挥发性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内燃机学报,2004,22(4), EI:04468459070;

18.  燃料挥发性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3(3),EI:20133216588209

19.  车用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模拟及试验研究,车用发动机,2013,204(1)

20.  GTL 添加比例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内燃机学报,2013,31(3),EI:20132616448457

21.  燃料含硫量及运转条件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汽车工程,2013,35(11),EI: 20140417230919

22.  柴油理化特性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微粒粒度分布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1),EI:20135017076020

23.  二级增压对重型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及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内燃机工程,2014,35(3),EI:20143318074446

24.  天然气合成油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及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影响,内燃机工程,2014,35(4),EI:201436063012

25.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bust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a common rail diesel engine fueled with GTL/diesel blends,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4,70(1), 430-440,SCI:000341464400045

26.  Application of CFD, Taguchi Method, and ANOVA Technique to Optimiz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s in a Light Duty Diesel Engine,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4(1),SCI:000340282700001

27.  EGR对二级增压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车用发动机,2014,213(4),P73-77转88

28.  A numerical study on a light-duty diesel engine fuelled with blends of gasoline and diesel,Atomization and Sprays,DOI:10.1615/AtomizSpr.2015011615,25 (8 ),EI: 20152801016557,SCI:000357208300005

29.  车用高压共轨柴油机瞬态工况微粒排放粒度分布的分析,汽车工程,2014,36(12),EI:20150300435349

30.  燃烧相位与EGR协同控制对宽馏程燃料预混压燃燃烧和排放的影响,内燃机学报,2015,33(2),EI:20152000855242

31.  Experimental study on fuel economies and emissions of direct-injectionpremixed combustion engine fueled with gasoline/diesel blend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5(100),300-309 ,Volume 100,August 2015, SCI:000356754700031

32.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烧及超细微粒排放的影响,汽车工程,2015,37(10),EI

33.  微粒捕集器对高压共轨柴油机超细微粒捕集特性[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46(01),EI: 20160701935587

34.  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柴油混合燃料瞬变工况下燃烧及微粒排放特性分析,内燃机学报,2016,34(02),EI: 20162202439867

35.  柴油机燃用F-T 合成柴油时的燃烧与排放特性分析, 汽车工程,2016,38(10),EI:20164402965479

36.  喷油参数对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及排放影响,内燃机学报,2017,35(4),EI:20175104547683

37.  空气中O2和N2摩尔分数的拉曼散射多通道测量(英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37(9),SCI

38.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Flow Unsteadiness and Heat Transfer on Suction Surface of Rotating Airfoils within a Gas Turbine Cascade,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2017,6(2):91-100,SCI

39.  废气再循环对丁醇_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影响,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47(6),1767-1774,EI: 20181304939913

40.  煤基柴油及其混合燃料对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内燃机学报,2018,36(5),393-400,EI: 20190106343066

41.  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对压燃式发动机预混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汽车工程,2018,40(11),1267-1274,EI

42.  Structure design and accuracy analysis of high precision single valve spool grind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2018,12(1),438-443, EI:20181905180273

43.  Influence of biodiesel/diesel blends on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CI engine under steady/transient conditions. FUEL,2019.02.15,245(2019): 336-344 ; SCI

44.  Effects of EGR and combustion phasing on the 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 direct-injection CI engine fueled with nbutanol/diesel blends, Energy Procedia,160(2019):364-371,SCI

45.  Combustion visualization for coal-based synthetic fuel and its mixture with oxygenated fuels achieved using two-color method,Energy Procedia,160(2019),372-380,SCI


主要授权专利:

1.    涡轮增压器放气阀控制装置,实用新型, CN201320050049.6,授权公告日:2013.7.24;

2.    二级增压柴油机实现废气再循环的可调文丘里管装置, CN201520029222.6,授权公告日:2015.06.10;

3.    发动机排气不同粒径微粒分段采样系统,发明专利,CN201410091285.4,授权公告日:2016.2.24

4.    发动机排气单循环采样系统,发明专利,CN201410039957.7,授权公告日:2016.8.17

5.    一种车用发动机液体燃料定量混合装置,发明专利,CN201610021056.4,授权公告日:2016.11.23

6.    试验用发动机模拟增压系统,实用新型,CN201620275439.X,授权公告日:2016.08.10

7.    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增压补氧系统,CN2016 2 0250867.7,授权公告日:2016.10.05

8.    四气门发动机可变气门机构,实用新型,CN2016 2 0934502.6,授权公告日:2017.01.25

9.    微增压废气循环阀, 发明专利,CN201710293432,授权公告日:2018.02.06

10.  双燃料统一化发动机、燃油控制方法及动力装置,发明专利,CN201510791896.4,授权公告日:2018.10.02

获奖:

1.  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对超低排放柴油机纳米级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142069

2.  基于宽镏程燃料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内燃机预混压燃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172003


教育经历
  • [1] 1995.3 -- 1998.9

    吉林工业大学       动力机械工程      博士研究生

  • [2] 1992.9 -- 1995.3

    吉林工业大学       动力机械工程      硕士研究生

  • [3] 1988.9 -- 1992.7

    吉林工业大学       动力机械工程      本科

工作经历
  • [1] 1998.9 -- 2001.9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讲师

  • [2] 1999.9 -- 2001.9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      博士后

  • [3] 2002.10 -- 2003.10

    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部      访问学者

  • [4] 2001.9 -- 2006.9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副教授

  • [5] 2006.9 -- 至今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教授

社会兼职
  • [1] 2017.10 -- 至今

    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副主任委员

  • [2] 2015.10 -- 至今

    燃烧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编委

  • [3] 2010.11 -- 至今

    车用发动机杂志编委编委

  • [4] 2010.9 -- 至今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秘书长秘书长

  • [5] 2010.10 -- 至今

    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常务理事

  • [6] 2011.10 -- 至今

    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 [7] 2012.10 -- 至今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动机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委员

研究方向
  • [1] 内燃机增压技术
  • [2] 内燃机燃料、燃烧优化与排放控制技术
教师其他联系方式
  • [1] 邮箱 :
  • [2] 电话 :
内燃机燃料、燃烧与排放控制技术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2017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