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东风:研究佛学须亲临其境
发布时间:2009.04.02

来源:记者团 编辑:余或非 浏览次数:

    “对佛教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慈悲”、“和尚”、“寺庙”各式各样的回答立刻传来。“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答案。”日本爱媛大学邢东风教授面露微笑,在西五117教室,他与华中大人纵论佛学,“要接触真正的佛教,首先得进庙啊!”

佛教研究不应只从思想出发

    “都是从思想到思想,从概念到概念。”谈到对佛学的研究,邢教授对现有研究有些看法,“学术界一般都是只注重纯理论的思想层面。虽然会换换花样,但还是概念。”

    佛教知识的传播,书是一部分,还需要人与人的交流传授,还包括建筑及佛教艺术品。“围绕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佛学家的经历。”他说道。

    但他并不否定应对佛教理论作研究,他认为先要“把真实的历史确定”后再作议论,才“扎实可靠。”他强调研究佛教遗迹很有必要,因为“这样才不是一个狭隘的佛学”。他说如果 “文献记载不清或自相矛盾”时,“可以到当地跑一跑”,否则“有人弄错了,自己就跟着错了”。

游迹及人,感受佛学研究者的虔诚

    刑教授表示,在研究遗迹的过程中还可以看到佛教的侧面。他曾经到宝华山里的寺庙研究古碑,从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处借来手抄碑文。“老人家离寺庙十五公里,每天只有两趟公车,他却每天来往寺庙。”教授提起手一比,“每块碑都很高,字密密麻麻”。这些年来,老人共抄了十多块碑,一字一句非常劳累,“不容易!”教授感叹道。

    他说当希望对老人表示谢意时,老人却完全不接受他的谢礼,“老人是全心全意地付出,不求回报”。相比之下,当今许多所谓“学者”,却在“瞎混学术”,“像老人这样勤恳研究佛学的人,实在不多。”教授希望学术界的虚浮之风能有所改变,都应“实实在在地搞研究”。

研究佛学须亲临其境

    在向我们展示一幅唐代建筑的照片时,刑教授向同学们介绍大同善化寺是唐代的典型建筑,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朱弁,就在此写下金碑。“但这里却门庭冷落,偌大的寺庙中,就我一个游客。”他说,“之前中国居然没有佛学学者前来研究。”相比之下,倒有日本学者曾到此深入调查,把碑文拓本带回日本研究。“令人惭愧!”教授说,参观寺庙的人也只是“走马观花”,随处逛逛,而没有重视对石碑等遗迹的研究。

    刑教授再次强调到实地考察以达到研究目的的必要性,他表示“我们做学术的不能够含糊,要严格。”研究佛学不应只对经文作词义的分析和议论,更应从最近处研究事实,力图更完整地复原佛教的历史。

    最后,刑教授和学生热烈地讨论了学术上的不同见解,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大家都对佛教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