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目标,建筑系明确了两条指导思想。第一条指导思想是强调新的建筑理念,搞教学改革,因为沿别人的老路走很难追上去,只有创新路才能有更快的发展。在教改中,我们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强,曾邀请学校宣传部的摄影摄像老师来指导学生的摄影摄像课,邀请木工师傅来指导学生的模型制作。建筑系建设的系馆是全国第一家建筑系系馆,内设各种工作室。此外,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建筑系仍然想方设法买了很多图书和资料,订购了国内外的多种杂志。一些建筑名家来校讲学时,看到系里的图书资料室,极为感叹,他们都没想到一个刚成立的建筑系能有这么完备的图书资料,这都得益于九思同志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办好建筑系。
为搞好创新,1983年,陶德坚创办《新建筑》刊物。《新建筑》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张倡导新的建筑理念,团结中青年建筑人的创新理念,经常召开新建筑理念研讨会。《新建筑》目前已是我国建筑界的核心刊物,在建筑界具有较大影响。
第二条指导思想是主张开门办学、国际化办学。建筑系1982级的学生学得最好,功底很扎实,目前在业界也多有名望,主要因为当时请的授课老师是全国建筑界八大家的名教授。例如邀请了汪坦、关肇直、华宜玉、陈志华、彭一刚、聂兰生、齐康、郑光复、鲍家声、罗小未等名师来校讲课,这届学生吸收了这八大家名师之长。建筑系也借此机会与八大家成了好朋友,互相增进了联系。其中,罗小未来华工讲建筑美学课时,带来了大量的照片和图片,教学效果非常好。童鹤林来校讲学一年多,他徒手画出的建筑图就像是用工具画出来的,但他对学生要求很严。建筑系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模拟现实中真实的项目,例如1982级学生的毕业设计有两个项目:桂林明王城旅游改建规划和桂北茅洲度假村。
此外,建筑系还邀请国际名家来校交流。例如曾邀请世界建筑大师密斯的助手戈法斯密斯来华工,他用图片追忆的方式展示了世界闻名的“范斯沃斯住宅”现场施工过程,开阔了师生的视野。1985年,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首届学术讨论会在华工召开,增进了建筑系与同行间的交流。
建筑系建系之初就设在西四楼,只有几位老师,有的还是借调来的。师资、经费都很短缺。建筑系当时被戏称为“汽车系”,因为我们经常需要到车队去要车,到外面接教师来上课。之后为解决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建筑系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去招揽优秀建筑专业毕业生,师资队伍逐步建设起来。
建筑系开办第一年发年终奖时,每位老师只能分得几十元钱,而其他院系老师的年终奖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为鼓舞士气,我就跟大家说:明年我保证你们的年终奖能成百成百地发。经过全力拼搏,第二年年底,我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抓建筑系学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主要由黄兰谷先生提倡,他是建筑系第二任系主任,这在当时属于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搞好计算机辅助教学,黄兰谷在60多岁高龄时还到美国去进修了半年的计算机课程,为建筑系的发展呕心沥血,后来在系主任的位子上去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工作
1986年,我任华中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是分管学生工作和安全工作。学生工作包括全校学生的招生、教育、管理、分配等,安全工作主要是学校的治安、稳定等工作。这两项工作给我的思想压力很大,像坐在两个火山口上。
全校性的学生工作主要通过大系统工程来开展,实行严活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既要坚持从严治校的原则,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加强管理,学校建立了课堂考勤制度,建立了考试、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当时的学生很少缺课和退班,到课率非常高。我们对学生要求很严,不及格课程数量达到3门以上即要求退学,有一年的退学学生数达到50多个。每天清晨,到处可见学习外语的学生在朗读。学在华工的美誉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阶段,学校特别强调做深入细微的思想工作,强调干部白天要深入课堂,晚上要深入宿舍。学生工作的经验在湖北省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上推广过,后来在全国性的政治思想工作研讨会上作了发言。高要求带来了高质量,华工的毕业生踏实肯干、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改革开放后,华工毕业的学生“占领南方”,每年大批量学生在南方就业,我校学生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南方一些当地高校。
“活”是指第二课堂和学生参与学校的建设。我们通过组织大的活动,例如校园评估和教学评估,对学生开展校风、学风教育。开展校园评估,黄树槐校长任筹备组组长,我任副组长。除了后勤部门全力以赴外,我们把学生当主力军,发动学生,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把全校划片,分成多个责任区,每个系的每个年级负责一个片,是各个片的主人,必须把各个片搞好。评估组到校后,我们把这点经验向评估组汇报后,得到肯定和认可。经过努力,我校是第一个申请并通过校园评估的高校,也是第一所得到优秀的学校。校园评估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检查人员甚至会去摸教室里面的电灯上面是否有灰尘,校内各角落也不允许有烟头的存在。
之后,我校也是全国第一所申请并通过教学评估的高校,成绩也是优秀。教学评估的难点在于评估组有可能给大四的学生出大一的数学课程题目,也有可能抽查往年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各种资料。评估组的人一大早就到各个教学大楼守着,不允许学生上课迟到、打瞌睡。现在我校学生提倡创新,创新还得以严谨为基础,把专业基础扎扎实实打好了才能创新。
在华工工作了三十多年,我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
(霍慧娴口述,吴瑞芳访谈整理。霍慧娴,1986至1996年任原华中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