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诗意栖居山水间
发布时间:2017.11.29

来源:记者团 编辑:吴婕 见习编辑 尤金瑞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黄彩)2017年11月28日晚7点,第2208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教室如约举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胡晓明携夫人一起来到现场,以“现代生态文明与中国诗词智慧”为主题,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研究与见解。但由于时间紧迫且内容较多,讲座分两次进行,此为讲座的上篇。


记者团 程雨田 摄


      生态是当前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文明的一个重要命题。唐代诗人草木鸟兽之名皆熟于心,唐诗中所表现的古人与草木虫鱼山川日月的交往经验,伤春悲秋、微物关情、乐天爱物等思维方式与生命诗情等经验现代社会大多已经丢失。“人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再没有伤春悲秋的念头,不知道物候感应,甚至分不清“小寒”“大寒”。花草之名不用刻意去记忆,便可直接借助“行摄”软件加以识别。”胡晓明没有为这种现象的好坏下定论,却不得不承认人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感受能力在慢慢弱化,大不如前。


      提到现在的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弱化的问题,胡晓明不禁有些感慨,他列举了一个关于年轻人成长的公式,认为一个成熟的年轻人的成长应该有三种方式:同塑性文化、前塑性文化和后塑性文化。胡晓明说道:“我们这代人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喜欢去跟老先生前辈们在一起,感受老先生生命的气质,接受他们的熏陶。”但令他担忧的是,现代的年轻人都爱上网聊天,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经常忽视前塑性文化,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他们也容易掉入文明的陷阱里。


      以几个小故事为例,以复活节岛之谜作引,胡晓明成功勾起了在座同学对生态文明的思索。“岛上为何没有树木?石雕如何矗立不倒?谁人所造……”社会学界经过周密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为:“放任人口无节制地生长,对资源无度地挥霍浪费,并且深信他们的信仰将会照料未来,结果导致了一场人口崩塌的生态浩劫。”这不仅是社会上的主流说法,也深得胡晓明的认同,他认为绝大多数树木消失的恶果就是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纪录片《带水云》则讲述了另一个关乎生态的故事,该片由黄信尧所拍摄,获得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评审团特别奖,记述了台湾云林口湖地区的循环变迁。泻湖在人类的开发下变成了房屋田舍,又还原成泻湖,人们苦心建设的家被海水淹没,一片破败景象。胡晓明解释道:“大地以不同的面貌出现,隐喻着人与自然爱恨交织的关系,也暗示天道循环的自然规律,正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道法自然。’”


      胡晓明特意提到了一个发生在很多人身边的生态问题:城市内涝。近年来,素有“千湖之城”称号的武汉渍水围城现象频发,他生动的打趣道:“湖要回自己的老家”,这一现象跟它背后的填湖史密切相关,而频繁填湖背后的原因则是房地产商无休止地填湖造楼,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人类在管理湖泊、河道上犯了很多错误,钢筋水泥的发明让世界不透气,没有了真实自然的亲切感,中国的海洋也没那么纯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觉很难再找到。”在深感痛惜的同时,胡晓明提出:“现代化的同时要给河流湖泊海洋翻身、呼吸的空间,现代化不能以生态的牺牲作为代价。”




     虽然目前的生态建设不尽如人意,但仍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台湾日月潭的向山建筑。日月潭风景别致,立于湖上的向山建筑整体像一只巨大的白色水鸟,虽顺应地形天然构造,但功能应有尽有,既没有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又是一个合适的游客集散地。讲座的最后,胡晓明呼吁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益的探索,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模式。”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