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03级辅导员顾馨江的爱好有些广泛,演讲、唱歌样样不在话下,但他最擅长的倒并非这些,而是开展学生工作。最令顾馨江感到幸福的事情,也不是得了“优秀辅导员标兵”,而是他在始终关注、并时刻身体力行着“素质教育”。
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他的两只“翅膀”
顾馨江太爱学生了,似乎只有走上讲台,才能弥补单纯作一名辅导员无法避免的缺陷。教什么课程不重要,教哪个年级也不重要,重要的对他来说,是能有多一点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从去年开始,他就给能源学院大一学生上起了《思想道德修养》。作为一名本科毕业仅三年的辅导员,能有勇气和实力着手教学工作,在全校辅导员队伍中确实有点稀罕。
顾馨江认为,做辅导员和做任课教师是统一的,都是在和学生打交道。实践中,他自然十分珍惜自己的“优势”,力争把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他借授课时与学生亲密接触、互动沟通的良机,从教学层面上走近学生,尽力搜集非任课辅导员不易获得的学生讯息,为日后开展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教师顾馨江”的“思修”课课堂,带有着鲜明的“辅导员顾馨江”的个性特色。他的课堂几乎没什么条条框框,学生喜欢怎么听,他就会怎么讲。多数情况下他都只讲半节课,下半节课由学生自己来讲。“师生何时何地都该是平等的,老师总搞‘一言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及吸收。”顾馨江说。
为辅导员正名:“导”的价值在于“引导”
一名辅导员的真正归宿和价值在哪里?对身边的361名本科生,顾馨江做的是“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管理者”,这便是他的答案。在多数人看来,顾馨江扮演的“引导者”有点“怪”:他引导学生犯错、引导学生玩耍,还引导学生常来“主动”找他。
顾馨江不但不对学生的犯错讳莫如深,还“纵容”、甚至“鼓励”他们犯错,他把犯错当作学生“最大的权利”。“没有犯错就没有成长”、“现在犯错是为了今后不再犯错”是他的至理名言。
“活动教育”是顾馨江搞学生工作的“法宝”,他希望学生利用玩耍、参与的机会学会生存、学会节俭、学会协作,让社会能了解大学生,也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他从不在活动中限制学生,而是让其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进行自我管理、实行自我服务。顾馨江觉得,多开展像“生存挑战赛”、“野外素质拓展训练”之类的“平民化活动”有利无弊,而如运动会、演讲赛等文体活动,则属于“精英运动”,很难面向大多数学生。
顾馨江不喜欢找学生问这问那,而善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接近他。去年班上有一个男生网瘾极大,顾馨江找他面谈过一次,开始只与他聊家庭、谈交友,后来话题自然过度到网络,效果出奇地好。男生在这次面谈回去后不久,网瘾就彻底消失了,却“变”出个“铁哥们”顾老师。
将“亲情教育”进行到底
顾馨江一边传递着他的育人理念,一边默默地探索着工作方法。注意到“人老脚先老”,真的爱父母就该给他们洗一次脚,他就布置了“洗脚”的寒假作业给大一学生;感悟到“电话传情较浅薄,书信达意才深刻”,他就要求下一届大新生给家长写家书,表达思念、汇报学习;觉察到社会普遍依赖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的现状,于是今年他又给大二学生家长留了“寒假作业”,要求家长主动找孩子深入交谈。
从“为父母洗脚”、到“一封家书”、再到“家长与子女深入交谈一次”,每一次亲情教育的酝酿实施,都浓缩了顾馨江太多的人生况味与创新思索。顾馨江擅长“将心比心”,他说自己在大学读书时,与家长缺少的就是恰倒好处的沟通,而这种状况在今天的亲子关系中依旧严峻地存在着,处理不当会带来很多不利。顾馨江认为,成功的家庭亲情教育会影响伴随人的一生。时代呼唤亲情教育,未来呼唤亲情教育。
脚洗完了、信写完了、话谈完了,连一些不识字的农村家长,也都争先恐后地请人代笔回信,向顾馨江汇报传达着相同的惊喜,他们说: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孩子终于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