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交流生朱思婧:我在台湾清华大学的生活
发布时间:2008.06.28

来源:人文学院 编辑:朱俊刚 浏览次数:

    “美丽的台湾,你感动我的不是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七星潭,而是淳朴的阿伯,慈祥的阿妈,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同学,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从台湾归来之前,朱思婧在自己的日志里这样写到。

    朱思婧,我校人文学院06级本科生。去年,她作为交换生赴台湾清华大学交流一学期;如今,她坐在记者对面,讲述自己在台湾的点点滴滴。

陌生的环境 全新的体验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个清华大学,很少有人知道台湾也有个清华大学。”这是朱思婧对自己所去的交流学校的第一感觉。在这种完全未知的情况下,新竹台湾清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首先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里的校园建得像花园,我们上课的‘人社楼’建在山上,非常有人文气息。”朱思婧简单介绍了台湾清华大学的校园环境及硬件设施,其中最让她留恋的是那里的开放到晚上12点的图书馆和自习室,还有通宵的“K书室”。每天晚上除了参加社团的活动都会很早回寝室看书的她,借书与自习成了生活中很快乐的两件事。

    不同于一般大陆同学眼中的台湾学生,那里的同学学习都很勤奋刻苦,他们对学术的态度更是一丝不苟。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要学习方向,并认真严肃地对待。他们撰写的每一篇论文也都需要精确的标注。“这一点给我的感触很深,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原来那种面面俱到的做事方式,想要有所舍弃的认真做事情。”朱思婧说。

当“七年级草莓族”碰上“八零后”

    谈到在那里参加的活动,朱思婧坦言自己加入了很多社团。除了做电台的DJ,最令她印象深刻的还要属她亲自策划的“两岸学生新鲜对话”。

    这次活动的主题为“两岸学生应如何应对全球化”。为了提升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她特别安排了“当八零后遇见七年级生”、“当me遇见world”等板块。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老师、同学、领导的一致好评,当地校长叶铭泉说,这是来台湾交流的同学做的第一次活动,活动非常成功。此次活动也受到了中新社的报道。

    “那里的广播剧也很有趣,很多DJ会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共同编出一个剧本来。”朱思婧特别提出那里注重合作的工作方式。“不仅是在工作上,在学习上大家也都很注重交流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效率”她说。

娱乐的浪潮,全方位的盛宴

placeholder

    频繁的明星演唱会,是朱思婧对台湾的印象之一。“每隔一周,你基本上就可以碰到一个明星的演唱会。”参加过五月天、苏打绿等演唱会的她说,报纸上最多的也是娱乐报道。另外,台湾的小吃也特别风靡,在街上可以经常看到人们排队等待购买小吃的情景。而且,在台湾各地游玩时,会时不时很惊喜的看到一些台湾电视剧中熟悉的采景片场。对于台湾的总体印象方面,朱思婧感受最深的是那里深厚的儒家文化影响,她感觉到,台湾同胞都很彬彬有礼。

手足情,心连心

    在提到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地震时,当时身在台湾的朱思婧说,经历过9.21大地震的台湾人民,对于这次汶川大地震更能感同身受,那一段时间,汶川地震成为台湾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解放军在地震中的英勇表现受到他们媒体的真诚赞美;和她一样,台湾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在食堂里看电视的时候,都红了眼眶;而且,在街上可以经常看见人们组织的募捐活动,可以经常看到写着“为四川同胞捐款”的募捐箱;遇到老师和同学时,他们会关切的问:“你的家乡在哪?在不在四川?家里人还好吗?”那一段时间,她最多的感受是——感动。

    在去台湾清华大学交流之前,朱思婧是我校广播台编辑组组长,人文学院辩论队队员,她说,在以后的时间,她会让自己学会专注于一些事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追求面面俱到。

                                        人文学院新闻部 高瞻 吴俊/文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