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高校师生间的“桥”还是“墙”?
发布时间:2015.10.20

来源:记者团 编辑:周珣 见习编辑 余晨 浏览次数:

■记者团 易若彤 见习记者 苑嘉轩 刘诗雯 张轩鸣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原因是学生郝相赫在朋友圈发布的微信“居然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无端嘲讽”。对此,该学生发表“情况说明”进行反驳,不久又收回“情况说明”,并进行道歉,校方则表示将按程序处理。


   对此,网友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一部分人认为,任何人都有批评他人的权利,但语言应当得体。孙家洲也与郝相赫进行过沟通交流,对方却毫无改观,所以才出此下策,也算是维护北大与人大两位教授尊严的一种补救。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学术研究原本就该秉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理念,需要导师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孙家洲不应该这么“玻璃心”。


   而被戏称为“低头族”的新一代大学生更是热衷于社交媒体,经常通过刷新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来获取信息。


   那么,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加老师为好友吗?社交媒体到底是高校师生之间促进沟通的“桥”还是造成隔阂的“墙”?


老师能否进入学生朋友圈?


   在一份由记者团发放的调查问卷中,超过90%的师生都表示,平时在社交媒体里使用QQ、微信比较多。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加老师为好友。


   船舶10级的研究生纪同学坦言自己会在微信上加老师为好友,且不会屏蔽。“但是我在非官方群里比较活跃,在官方群里则会比较谨慎。”他笑着说。


   但与此同时,也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不加老师为好友。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14级的研究生唐俊姗表示,自己不会在微信上加老师好友。虽然自己并没有刻意不想让老师看到自己动态的想法,毕竟“老师也没有提过让我加他微信,QQ都没提过呢。”但她同时也承认加老师好友会促进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如果加了老师,一定会仔细阅读老师的动态并点赞。


   “平时分享的内容会反映出人的想法。导师分享的一些学术方面的东西,可以帮助自己开阔视野,启发自己。这样,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可以顺便说起,谈谈自己的想法。” 唐俊姗这样解释道。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学生将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看做功能不同的情感表达途径,加不加老师要分情况对待。


   “我一般将QQ作为日常沟通的工具和工作的媒介,所以老师同学都会加。但是微信就会发一些比较私人的感悟和情绪,加不加好友要看是谁。” 我校教育科学06级的博士生李平(化名)说道。


   既然学生普遍表示自己会主动加老师,那么老师会不会主动加学生为好友呢?


   我校社会学系讲师鄢庆丰说自己一般不会主动。但是在教育教学中有这种需求的话,自己都会添加。


   他还补充说道,自己总的来说是把微信看作熟人间的互动平台,但加不加学生为好友,还是跟老师个人与其教育风格有关。“据我所知,有些老师就坚决不加学生,因为他平时的教育模式就是和学生没有课下的互动的;但是有些老师在平时教育过程中就比较强调日常生活当中的互动。比如像我们系里面有导师制,鼓励师生间交流和互动。”


   我校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的郭老师则认为老师的私生活和学生的私生活最好有一定距离,这样双方都会觉得比较合适。


面对学生“吐槽”,老师“难得糊涂”


   高校教师种类很多,有专业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等。目前我国的二分教育方法把专业知识教育交给专业老师,思想教育的工作交给辅导员。不同的老师在学生生活中的身份,以及社交媒体中的身份更是存在差异。


   而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不同于本科生和老师的关系,联系更加密切,利益也更相关。交流方式存在差异。


   研究生唐俊姗说,自己和导师每三个星期见一次,交流读书内容。平时会选择用手机短信和邮箱联系。


   她坦言身边也有同学通过社交媒体“吐槽”老师的现象发生,但大家也只是“过过嘴瘾”。


   “在我所认识的研究生中,大家和老师的关系都不错,就算偶尔有意见不和经过协商也能够解决。”我校自动化15级的研究生施芳在谈到“吐槽”问题时这样说道:“对于社交媒体上别人的‘吐槽’,我会根据自己的看法做出反应,不会盲目的加入。”


   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加了老师为好友后只是偶尔聊些学习方面的事,并不会过多谈及生活问题。


   鄢庆丰说,自己也曾碰到过学生吐槽自己的情况,但只要不是谩骂式的,他都觉得可以接受。


   曾经做过本科生的辅导员的李平认为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老师的现象很正常,特别是当自己以两种身份看待这种现象。他认为:“有时候,‘难得糊涂’也是一种境界。师生之间要多一点包容,学生在私底下讨论老师反而说明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角色,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去思考怎么把这个影响力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引导。”


   新闻学院的讲师刘锐是一个微博达人,微博名为“锐议”的他在新浪微博上拥有近两千名粉丝。他在QQ微信上也有不少学生好友,平时也会经常阅读学生动态,也会发一些评论。


   刘锐认为这样对自己来说好处比较多,可以跟学生保持好的情感联系,能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对于学生对自己的“吐槽”,他表示可以容忍,但不能容忍“学生将自己照片PS后加上一些不好的语言然后到处传播。”


“墙”推倒了就是“桥”


   其实,面对“潜伏”在社交媒体中的老师,很多学生不再“谈师色变”,而是更加积极地利用社交媒体与老师进行交流。社交媒体也逐渐成为高校师生了解彼此的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原本阻隔师生交流的“墙”正逐渐变为连接师生互动的“桥”。


   我校中文系15级的李若竹从6月16号开始,每天都会在空间里发一条“老师每日一语”的特别说说。谈及原因,她说道,老师希望从喜欢读书的她看到的东西里找到一些共鸣。而老师平时比较忙,没有充足的时间交流,于是就有了李若竹这别具一格的“老师每日一语”。


   每天,老师都会看她的说说,并不时评论,交流心得。她表示自己从来没想过屏蔽老师的动态,也没想过向老师屏蔽自己的动态。“感觉并没有必要,看了,恰恰说明关心你呀。”当谈及怎样看待当下多数学生会不让老师看到自己动态的问题,李若竹这样说道。


   同时,不少老师对于学生的朋友圈动态,也会有主动积极的关注,从而转化为对学生的实质性的关怀。


   烟台大学知识产权专业15级的王同学是忠实的自行车爱好者,他把自己骑行的照片和活动发到了班群里,这引起了他们班主任的注意:有一天,班主任在微信上约他去挑选自行车。


   “我惊呆了,然后抓紧截图发朋友圈。”他得意地说道。第二天,他就和老师一起去挑选了自行车,中午老师还热情地请了他吃饭。这件事让他意识到,平日里严肃的老师也可以是课下和蔼可亲的朋友。


   高校师生之间,化“墙”为“桥”的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快速更新换代的社交媒体背后,是一颗颗渴望平等交流和了解的拳拳之心。


   “在虚拟的社交媒体之中,最重要的是回归现实。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是任何社交媒体都代替不了的。”这是李平最大的感受。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