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

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内涵诠释、逻辑进路及研究转向

发布时间:2024-10-31     作者:   点击:[]

 李名梁 史静妍教育与职业2023年05月30日 15:35北京

近年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热潮随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日益成为产学合作新时代下积极应对新发展,主动适应新变化,促进多链条、多资源有机衔接与高效整合的强劲之举。2020年7月30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点)》(以下简称指南)应运而生,指南要求坚持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需求,引领强化多元式的办学体制,充分发挥产教并举的统筹优势,以校企协同的育人机制实现对传统路径强依附的突破,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2023年3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现代产业学院以独具一格的功能目的服务性、治理结构合作性和教学内容职业性,在当今国家教育改革与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立足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概念内涵,力图通过对文献和政策的深度爬梳,从可视化角度分析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内容、视角以及未来展望,为助推现代产业学院科学定位、规范运行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一、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诠释(一)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溯源

产业学院最早可追溯到英国教育与就业部策划倡导的产业大学,其作为学习个体与学习产品之间的中介机构,以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的方式,向社会个体和企业提供具备现代化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质量开放式远程学习方式,旨在提高个体就业力与企业竞争力。相较而言,我国产业学院不同于英国的网络“产业学院”,它是以等同于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体组织形式面向大众。国内最早关于“创建产业学院”的论文由覃晓航1988年所写,这也是我国对“产业学院”最初的概念表述。现代产业学院是基于国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对人才的强大需求而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大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深度参与,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研究逐步成为产教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产业学院内涵存在多种理解:一是整体属性论,即产业学院是基于明确的服务面向,以独立的高职院校形式表现出的一种整体属性。二是办学组织论,即产业学院是办学实体组织,通过融合社会各方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创新共进。三是平台载体论,即将产业学院视为人才培养平台或载体,由此形成新业态下的机制需求。四是学院论,即产业学院是二级学院的升级版并增添企业元素,致力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近两年,对于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又相继出现“混合式实体”“利益共同体”“校企联合体和产业化学院”“新型教育共同体”等多种认知。

通过文献梳理,本文明确现代产业学院是以政策为牵引,同步汇集多方办学力量,通过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现代化治理结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综合化功能定位,联合多元资源互通共享,从而形成面向现代行业产业的一体化创新型育人模式。

(二)现代产业学院的深度阐释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具备高效的校企融合性,其建设深入“企业+学校”内部,强调现代化系统间的相互吸引与补充,要求校企协同共生,实现需求对接。一方面,行业企业参与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并接收师生实习参训,完善人才培养路径。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团队、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与企业互动,共建技术创新基地和技术成果推广中心,发展创造性产业以及整合资源。由此可见,现代产业学院使合作双方互融互通,各取所需,从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企业服务等方面,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共同发展与双向循环。

1.新产业。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急需培养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一方面,现代产业学院立足产业前沿、植根前沿产业,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前沿产业背景下,以数字化引领产业现代化。另一方面,新产业催生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升级,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地。

2.新教育。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格局下,以数字经济为发展基调的关联领域成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重点关注对象。现代产业学院的各类院校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明晰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路径,根据指南提出的七项建设任务,落实产业、学业双向跟进,教育主体多元,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设置合理,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

3.新机制。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是由主体协同、多机制联动、多要素协调、多模式推动而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关系,体现了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方面,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搭建产学研协同服务创新平台,实现市场与高校资源的实时对接,将产业需求作为目标安排。另一方面,为确保现代产业学院优质高效育人,人才培养共同体成为核心价值追求,坚持以校企为主导,以行业为指导,强化政府作为总抓手的内外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

二、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的逻辑进路(一)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的趋势

将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研究库,检索主题中包含“产业学院”的期刊论文,剔除无明确作者和实际内容的相关文献,共获有效论文1235篇,发表时间跨度为2012—2022年。历年发表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自2012年以来,我国针对产业学院的研究文献数量不断上升,据此可将十年来我国产业学院问题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7年。该时期学者们对于产业学院建设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构想。党的十八大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改扩建是国家战略要点,有效推动了产业学院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层面的建设及试点试行,由此政策推行带来研究文献数量日趋增长,但涨幅不大,发展较为平缓。

第二阶段,2017—2020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印发,在极大程度上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得到深入发展,促进了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产业学院数量迅速增长。同时,相关研究成果出现井喷式增长,2017年论文发表数量为38篇,2020年达到232篇,是2017年的7倍。

第三阶段,2020—2022年。该阶段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作为产业学院优化升级的行动指南。现代产业学院迈入增值赋能、以质取胜的阶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目标。此阶段,学者们对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日趋热忱,相关文献数量也在保持高位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增长。

此外,通过多方式检索,“产业学院”研究外延下的“现代产业学院”,首次出现在林健2018年发表的文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工科专业建设》中,是以新工科为背景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截至2022年10月,以“现代产业学院”为检索目标,共得出期刊论文数905篇。其中,2018年针对“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按全文检索后仅有7篇且基本是援引《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的“建设一批行业企业共建共管的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这一表述。2020年在政策的推动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更加明确,指南将“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新时期汇聚新发展动能、聚力新应用人才、提升产业竞争的智力支撑,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与实践,使文献数量激增,每年新增近一倍。

随后,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现代产业学院研究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聚类图谱。可以发现共存在6个聚类,分别为产教融合、模式、多元主体、教育部、智慧公安、校企合作。其中主要研究热点是产教融合、模式和多元主体这几个方面。

(二)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研究视角的阐发

1. 基于理论基础层面的现代产业学院问题研究。从理论层面来看,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政策驱动下的产教融合集成载体,以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助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创造性举措。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当前的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历程、组织属性与内核要素、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以及改革路径与风险防范。

第一,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历程。在不断优化发展新环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背景下,厘清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发展历程,将进一步筑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基础。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创新团队、建立研发中心,这些都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参与。202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中国校企协同创新大会上回应了新时期为何且如何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问题。以产养教,以教促产,不论是将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还是未来工程实践趋势,都将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

在发展历程方面,很多学者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李艳、王继水通过文献分析法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入手,对我国产业学院由第一阶段的类型概念构建至第三阶段的实际运行做出深刻的总结性研究。郑荣奕等学者对近十年的现代产业学院演进过程进行研究,依照各阶段的国家政策和战略部署,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试点、加速发展和提质培优三个阶段。区别于文献分析法,聂劲松、胡筠等人以问卷形式开展实证调研,科学合理地检验了产教融合多元组织形态的状况,并依据调查样本判断其由多元化到集成化的演进趋向。随着时代发展,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业、专业紧密结合,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产业学院。汪麟等学者深入探寻了我国职业院校开设特色产业学院的基本情况,梳理出“网红学院”经历的三个阶段发展历程,得出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学院,特色产业学院应因时而动、因地而为,积极克服主客观限制条件,以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化的特性,助力职业院校迭代升级。

第二, 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属性与内核要素。属性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是事物在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表现出的不同性质与特征。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业学院的升级,现代性是其特有的属性,这也是现代产业学院相较于传统产业学院彰显出如此强劲韧性与活力的关键。建设背景产业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服务功能复合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现代产业学院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此外,通过不同视角下的现代产业学院组织特征研究,学者们也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是基于产业服务角度的研究。产业和教育,二者存在极强的关联度与互动性,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与产业的共融共生,尤以“产业”为一切生、起、兴的基础,因此“学院”终将服务于“产业”,从而具有明确的产业针对性、多元共生性、柔韧敏捷性、功能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二是基于区域发展角度的研究。多从高职教育入手,忽视了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的搭建。因此,在以地方高校产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时,其要点在于既要关注一流学科建设,又要推进学院发展市场化,其“新型化”特征体现在组织目标的区域性与地方性、办学和治理主体的多元性、知识生产的模式转换与跨学科性、人才培养的“项目制”属性以及运行机制的随应性。三是基于组织创新角度的研究。现代产业学院被视为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创新,其内部发展动力有赖于一切同教育有关的内容,如知识体系、学科构建、教学资源等。相应的外部影响因素则是经济市场、产业变革与新业态以及新技术对人才的需求,由此两方推演出现代产业学院的时代属性为特色传承、产业为要、区域共生、学科交叉融合与跨界发展。

在内核要素方面,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核要素包括核心竞争力、产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均衡以及育人模式等内容。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资源高效集合能力、行业特色专业群、优质毕业生以及落实1+X证书制度和构建联动信息化评估机制。据此,从创新制度、构建协同机制、优化资源、拓展领域四方面提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针对性措施。

产权问题是现代产业学院不可回避的问题,基于对现代产业学院混合型结构特征的定位,产权研究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多方共同出资的结果,产权结构的清晰界定有利于进一步决定现代产业学院的治理结构。根据不同的产权结构划分,存在多种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与治理体系。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均衡是利益共享与产业学院治理的内在逻辑,究其根源在于现代产业学院带有的混合所有制属性,使其存在的价值为追寻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以利益共享视角探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求在明确权力边界和利益诉求的同时,强化产权治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促进产业学院内部利益兼容机制、多重目标激励机制及社会规范性机制的搭建完善,保障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均衡。

育人模式研究作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如彭希林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了“五主体五协同”的育人模式,该模式不仅考虑到了政、校、行、企四个最为常见的相关主体,还加入了研究院所这一科研培养单位,协同完成从课程体系构建到师资团队建设,从教学资源开发到实施培养过程,最终通过有力的教学质量监督,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在市场发展中的就业能力。

第三,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运行机制作为现代产业学院的主体机制,是联通内外,引导并制约人、财、物、信息、制度和文化等诸要素协同运行的基本方式。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保障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现协调完备的治理效能与成果。2020年殷勤、肖伟平针对产业学院运行机制改革做出深刻研究,强调其机制改革主要是组织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据此提出从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管理组织、搭建制度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为产业学院的建设、运营提供成熟的范例和理论指引。此外,吴中超为解决国内专业知识与产业知识割裂的现实困境,聚焦分析了应用型大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提出以积极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现代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资源协同发展机制、应用型大学与企业协同育人动力机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等方式,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与高等教育资源双向融合。邓小华、王晞则通过绘制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模式图对运行机制进行讨论,提出运行机制植根于由政策、需求和创新共同驱动的发展动力机制,基于个体、组织及各层面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内含情感认同与经济基础的合作信任机制,以及最终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各机制间的有效联动是促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代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不论从何种维度来考量,都要同企业、行业、产业界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协助产业学院形成更具创造性的制度保障。从宏观视角出发,李媛研究的多重制度逻辑是基于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自身利益维护,依次探讨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在组织运行机制下的制度创新及不同主体行为逻辑间的冲突,由此要求在制度设计和组织层面,加强完善各方职责,推动产业学院稳步发展。从微观视角出发,周继良针对学院内部制度治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做出相应的创新保证,要求以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人才选拔方式和人才选拔时间创新学生选拔制度;以全面完备的项目制课程安排和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创新学生培养制度;以透明开放的多元主体共教共学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以严明有序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创新学院内部治理制度;以精准时效的数据驱动信息共享创新学院数据治理制度;以不断增强的制度创新意识创新其他相关配套举措。总之,现代产业学院的制度创新将进一步成为其运行机制投射下的行为反应,是推进现代产业学院融入市场的重要抓手。

第四,现代产业学院的改革路径与风险防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是现代产业技术迅猛发展、交叉融合,产业端用人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职业能力作为其中的核心要义,要求育人回归产业、成果转型落地,要求改变传统、封闭的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建设路径,培育经济新动能,在理论界开启新一轮研究风向。张羽等人提出要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入手,营造良好的产业学院办学外部环境,面向产业链打造专业群及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共享优质的产教资源、“产学研创”一体化发展平台和精准强劲的产业服务能力,提升现代产业学院品牌效能。夏积仁则依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现实意义、构建模式与基本特征,提炼出集群建设、以群建院、加强科技创新、增强服务能力、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完善体制机制与增强持续动能等基于宏观层面的建院思路。此外,聂挺等人认为学院建设应从学院自身体系出发,探究更具优化性和适应性的治理机制与治理形态支撑。因此,从实践路径来说,针对学院内部治理,其优化重点在于产业学院所属治理圈内外层主体关系变革、治理机制的组合调整与创新以及内部共同事务与公共空间的改进。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融合了教育与经济,是不断适应时代,不断自我更新的多方共建的共同体,如此更要重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做好风险防范。金劲彪等人调研了江浙100多个产业学院,发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存在主体法律地位不明、组织法制空缺、学生权利保障不足、教师法律地位模糊等风险。对此,需要通过增强产业学院独立性、建立独立理事会制度、完善学生基础权利、保障产业教师权利等方式,防范产业学院建设风险,健全产业学院建设制度。此外,谭朝瑞等人还关注了相关的侵权做法,即现代产业学院运行中可能侵犯学生生命健康权、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名称权,并提出应从各办学主体入手,适时谨慎地制定、补充、调整合同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做到事先预防、事中协商、事后改进,尽可能地保障产业学院顺畅运行。除法律风险外,治理风险、人事风险和“双创”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独立地位的缺失,“人才盗猎”“人才封闭”现象的发生以及创新发展下的价值冲突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2.基于实践应用层面的现代产业学院问题研究。从实践应用层面来看,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现代产业的教育组织新样态,现代产业学院办学功能的实现需要学院加强理论借鉴,推进实践创新。2021年1月,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申报与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首批计划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四新”领域。同年12月,教育部公示了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共计49所高校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涉及18个省、3个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其中,当属苏粤浙闽等沿海四省入围量居多。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对接产业涉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光伏科技、农产品加工以及现代生物医药等领域。经统计分析,智能制造产业位居第一,占比10%;人工智能、微电子产业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占比为6.6%、5%;而后,依次是大数据、机器人、葡萄酒和智能汽车产业,占比均为4%;最后,剩余的31个产业占比均为2%。首批现代产业学院覆盖了除房地产业外的中国十大支柱产业,覆盖率高达90%。

据此,学者们开始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应用情况做出分析。孙振忠以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为例,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了面向产业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跨界整合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朱轩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创新“一群一行业、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的“双主体”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欧志敏以广东工贸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为例,深度考量数字经济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学院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按照“产业思维、行业素养”“专业素质、岗位能力”“跨界合作、综合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多维协同、阶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贺凤伟以辽宁科技学院希杰生物产业学院为例,搭建了面向氨基酸生产过程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5+1+1+1”的精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起到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的转向和展望(一)多维度综合管理下的研究内容扩充

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是通过持续紧密的多方合作实现办学资源的集聚和整合,从而全面影响学院的整体开发建设。因此,未来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学者们要多关注以个案分析为主的、基于实践层面的合作企业选择、机制导向分析、试点路径运行及管理成效评价,同时提升产业学院的理论研究深度,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共识,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同时,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为产业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由此决定了其在职业教育系统中的特性。所以,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和战略的推动下,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与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逐步成为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现代产业学院问题的创新主体。通过结合并充分利用应用型大学和地方本科院校的优势,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知识输出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此外,未能彰显产业学院的现代化特性是以往研究实践中最明显的不足。未来相关研究应更加注重产业学院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强调现代产业学院的双向性。还要考虑到时代发展的趋势,关注服务乡村振兴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增强现代产业学院对乡村产业需求的响应度。

(二)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的研究视域开发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发展,如何解决好“知识+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对产业学院培养满足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重要特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对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及育人机制的研究多是从职业教育与高职院校的视角出发,研究内容也大都局限于教育知识和教育学科背景下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范围相对狭窄,导致现代产业学院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多主体建构下的现代产业学院是在新时代多种综合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使其注定成为“跨界教育”的典范,需要不断突破单一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思维,竭力拓展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如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教育界同产业界或政府间合作的自愿自觉意向及其转化能力,把握参与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逻辑。同时,这一视角下涉及的利益机制建设问题,要基于经济学角度探讨产业学院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等高价值资源的争夺与优化配置,成为探索其经济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的风险保障,又应依托法学理论,探讨如何落实现代产业学院的法治化。由此,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将使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果变得更加立体化、系统化。

(三)兼用量化与质性的研究方法深化

科学研究讲求科学范式,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两个基本范式。现代产业学院研究要求学者们具备质性研究能力,注重深入研究产业学院运行机制,通过参与、观察、访谈、文本分析、历史分析、个案研究等多种归纳分析方法收集材料,揭示现代产业学院的本质与价值;而量化研究则强调通过教育实验、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精确的统计分析,用数字来阐释和检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成效测度。因此,现代产业学院研究有必要遵循“质性—量化—质性”的规律,将量化与质性研究结合,以此形成更具见解性与说服力的现代产业学院研究观点。

(四)统筹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模式重构

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思维方法有很多,其中归纳法和演绎法尤其重要。归纳既是推理,又是方法,是从个别中认识一般的普遍有效方式;演绎则在于能否就某些已知的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式。在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研究中,归纳法探讨的是一种可复制的推广模式研究。具体而言,使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遍布各地,助力其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优势,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同时,这也使不同区域的产业布局决定该区域产业学院的现代化发展方向。为此,学者们需要注重分析各地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需求与管理特点,尤其是针对地域偏差,探讨产业学院典型示范的建设模式以及可复制推广且运行成功的概率,最终科学探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的教育规律与产业发展规律。演绎法可以理解为国内外研究的有机结合,学者们在未来研究中既要关注我国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状况与建设路径,更要把握对国外发达国家建构学院研究成果的比对与借鉴,由此实现国外优秀示范经验向国内产业学院发展的转化。因此,现代产业学院研究要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把握归纳与演绎法的统一关系,以此获取更具突破性的观点。

李名梁,伊犁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史静妍,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读硕士。本文刊发在《教育与职业》杂志2023年第10期。